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郑锋玲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

        郑锋玲
        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中心校  133602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难点;创新分析
引言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较强的科目,是一个集文、史、哲、美为一体的学科,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
        (一)语文阅读教育难点
        首先,部分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缺乏兴趣。相对其他内容而言,阅读文本篇幅较长,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特定的影响,很难在阅读过程中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无法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进而无法正确完成课后题目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阅读时大多一目十行,没有完全消化阅读内容,进而无法保障阅读效果,使阅读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小学阶段学生大多爱玩好动,很难主动参与阅读学习,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学生对写作缺少兴趣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习惯了识文断字+背诵的学习模式,在语文写作方面没有形成习惯和参与的兴趣。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就是识文断字+背诵的方式完成,而中年级阶段,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仿写和扩写的能力,此时教师通常也会融入仿写和扩写训练内容,但部分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仿写和扩写也大多是以背诵经典范文为主,在写作过程中写流水文,总之背诵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模式,而在高年级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命题、半命题作文,写作难度明显提升,传统依靠背诵学习的模式不能适应和解决当前语文学习出现的情况,学生语文成绩出现了波动,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写作成了学生学习的老大难问题。
        (三)古诗词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兴趣不足
        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内容理解不透彻,教学模式依旧是简单的背诵、朗读、默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无法掌握诗眼,兴趣无法提升,机械地理解古诗词表面内容,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多元化内容,无法掌握古诗词语言结构及情感表达,因此,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无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随之降低。
二、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创新策略与有效方法
        (一)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升学生写作热情
        生活本身是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的重要方式,因而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和运用对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事物本来面貌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阐述能力的提升。例如,以“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运用比较、联想、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展现自己喜爱之物的特征,这一写作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且喜爱的事物或是物品如某种动物、玩具、衣服等作为素材写进作文中。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对这些事物、物品的特征进行观察,比如,自己喜爱的动物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自己喜爱的衣服款式和颜色是什么样子的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如此,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素材的挖掘和巧妙利用,使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生活气息、生动鲜活,学生也能够始终保持写作的热情和动力。
        (二)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课堂的教育过程中,比较基础的一点在于要对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开展科学的培养、提升,传统的阅读教育问题就是完全按照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完成,同学们不仅没有任何的兴趣,同时在自身的反感程度上非常高,所以对他们的兴趣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的学习,可以通过“人民币背后的景色”来导入,让同学们观察不同人民币背后的景色、景点都在哪里,提前让同学们预习一下。当同学们完全掌握以后,导入《桂林山水》的课程。阅读兴趣的提升过程中,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核心部分,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来完善,实现图片、视频的播放,让同学们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从抽象思维有效的转变成具象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在文章的解读过程中得到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在阅读的描述能力学习、个人的思想感情寄托方面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三)创新诗歌教学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一般教师都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诗词的印象,但是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效率比较低,而且学生很容易出现诗词混淆的情况。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相对较弱的,仅通过听觉方式学生对诗词很难有深刻的印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诗词教学的内容,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多感官刺激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花牛歌》的学习中,这是一首现代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朗读之外,还可以将整首诗做成一个flash动画。整首诗采用的结构模式都是一样的,“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整个画面感是非常强的,教师可以将每一句都用图片来表现出来,然后再将所有的图片内容联系到一起,这样学生在观看flash动画的过程中就可以和诗词内容对应上,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快速地记忆诗词,而且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提升。在小学阶段的诗歌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丰富诗歌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诗歌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教学难点,发挥创新思维,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韩晓.开放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刍议小学语文改革[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25.
[3]邹燕.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J].课外语文,2018(1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