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中心小学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如何让学生高效阅读整本课外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其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会等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整本课外书的阅读效果。文章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分析了指导学生高效阅读整本课外书的策略。
关键词:高效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效果
Abstract: How to make students read the whole extra-curricular book efficientl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teacher's careful guidance. Among them,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reasonable reading methods, guiding students to arrange their reading time reasonably, and carrying out colorful reading exchange meetings can all improve the reading effect of the whole extra-curricular book.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of guiding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book efficiently with the specific reading content.
Key words: Efficient reading; Reading interest; Reading method; Reading effect
前言:整本阅读的重要性分析:1941年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把整本书作为一个主体,书中的每篇文章作为辅佐,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阅读理念和现今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整本书阅读,整体把握,不断扩大阅读的空间;同时在整本阅读过程中,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不相同,总结到记叙、抒情、议论或者抒情等多样化的写作方法,对于自己以后的写作也很有帮助;通过整本阅读,上下篇章思路衔接,尤其是记叙文中故事衔接,情节跌宕起伏,更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整本阅读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等。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培养,有些学生喜欢阅读漫画、有些学生喜欢阅读科学性比较强的书籍、有些学生喜欢悬疑故事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榜样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整本书阅读,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介绍一下自己上周阅读了哪本书,书中有哪些好的故事情节或者好的句子、词语等,看看哪位同学讲的比较好,阅读的比较细;还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把一本比较好的书,结合故事情节制作成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勾起想读这本书的欲望。另外在整本书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如何在众多的书籍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很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阅读什么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给予指导,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尤其是1-2年级学生选择图文并茂、带拼音的书籍尽心阅读,这类书籍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小学3-4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科普类书籍,像《十万个为什么》、《幼儿画报》等,对于5-6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书籍的选择,男同学一般喜欢军事类书籍,女同学喜欢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2、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语文课文很多都是节选,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阅读节选的整本书籍;结合课文的作者,查阅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结合课文内容,查找类似的作品进行阅读;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阅读相似文章等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注意阅读的姿势,不要趴着或者躺着阅读,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边读书边记笔记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对于书中的经典句子或者词语等画出,对于文章的故事情节等也可以采用阅读笔记的形式,不断的积累,在以后的写作中进行应用;边阅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读书就是把一本厚书读薄了,再把薄书读厚了的过程,也就是吸取了文章的精华,为自己所用。良好的阅读方法包括:泛读、精读、跳读、通读等等。泛读就是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各种书籍以及不同风格的书籍,泛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基础,不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精读就是仔细阅读、反复思考、反复推敲,务必明白文章的精髓,并且吸取文章的精华。通读就是浏览一遍,对于整本书的故事情节有了大体的了解,可以简要的对整本书进行概括。
三、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些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对于阅读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有的学生中间间隔很长时间进行阅读,一本书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读完,会出现读了后面忘记前面内容的问题;有的学生渴望早点知道故事的结局,一天不干其他事情,只是阅读这本书。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整本书的阅读量,合理科学的安排阅读时间进行阅读。小学生可以在每天放学后,做作业之前或者做完作业之后或者睡觉以前利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阅读。周末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阅读。长时间的阅读坚持,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总结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组织多样化的读书分享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读书分享会,学生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以精彩片段朗读、好书推荐、故事内容分享、故事人物评析、讲自己的读书故事,畅谈读书的心得和收获等形式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互相学习,品悟书香,互动畅谈。
总结:整本阅读中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阅读考核与评价体系,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主动的阅读,从浅层次到深层次,从绘本阅读到经典阅读的不断深化,在整本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燕红.让阅读在高效中起航——谈指导初中生阅读“整本书”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9(25):148+150.
[2]孟连营.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起点和原则[N]. 中国教师报,2020-12-09(004).
[3]赵婷婷.以任务单的形式高效推动整本书阅读——以《边城》的整本书阅读为例[J].散文百家(理论),2020(05):152.
[4]黄国通.整本书阅读指导——以《伊索寓言》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0(03):24.
[5]丁惠惠.如何高效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