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学网络安全意识问题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陈嘉帆
[导读] 当代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今的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

        陈嘉帆
        广东江门开平市教育装备中心 广东 开平529300
        
        摘要:当代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今的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伴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新形式下的中小学网络安全也是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重要热点,中小学生是游戏世界的主要活跃群体,作为中小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但及网络安全意识仍待培养,针对中小学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对策,建议保障校园和谐良性发展,打破师生看不见、摸不着、理解难的困境,为助力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下;网络;安全意识;对策
        引言:计算机网络对中小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消极问题,校园网络安全与风险也在增加,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小学网络安全问题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点,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来看,许多教师将网络作为教学工具,传播教学内容,而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学生是道德意识薄弱的群体,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重视和加强网络信息教育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网络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本文主要以中小学网络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网络安全意识问题分析
        (一)教师思想认知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的领导者地位,教师的个人思想和个人素养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许多教师在推进中小学网络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认知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仅仅是教学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板书,用网络课程资源代替了日常的备课计划,这些人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中小学学生的身心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三观还没有成熟,特别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自控力更是相当的差,对于新生事物又极为敏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呢,存在着良秀不齐的信息,学生容易由于好奇心理陷入网络不良诱导,使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偏离。针对网络信息安全,大多数学校制定了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但预案流于形式、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价值不大。
        (二)学生网络安全管理不足,专项投入不够
        现代教学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全部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触摸屏,电脑屏幕等相关设备基础设施的升级,推进了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然而网络安全设备软件维护等相关投入却被忽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有限,只重建设而轻视维护,对教学软件和安全防护软件没有良好的认知价值,网络安全建设管理不同于其他基建类的项目,没有明显的可视化效果或体验专项投入更显不足。许多学校对于网络安全政策的敏锐性和解读不够,没有明确网络安全的组织领导,网络安全工作单纯的是由技术部门负责,甚至于没有监管部门,这也反映出对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视不够,以及管理的不足。


        三、新形势下中小学网络安全意识问题分析相应对策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信息素养,避免教师走上以网络为主、教学为辅,或将信息网络建设视为单纯的教学工具的“歧途”,学校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教师会议,围绕网络信息化建设开展学习,要让教师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学科内容的整合。教师应当向优秀的同行前辈进行学习,合理适度的使用网络,推行网络信息化建设,而非推行信息技术,要从思想上、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思路的转变,不能生硬地套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传统教学方式,要达到“以学生为主,以适宜为先”的理想教学境地。同时在中小学的学习科目中教师应添加相关的网络课程,讲授网络安全基本的辨析,对网络的各种情况问题,进行初步讲解,最好由专门的教师进行网络信息指导实践,有效的规避一些不良网站。[1]比如:很多个人网络用户使用了网络虚拟身份的密码,设置安全系数过低,个人信息发布不慎重,网络浏览痕迹不清楚,不处理,等基本的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的培养都要让学生有所了解,此外,还可以在平时的教育中进行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定期开展全网普查主题活动等。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引导学生使用健康的教育网站制作课件
        现在的中小学生上网大多都是盲目性的。学校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多推荐一些优秀的青少年教育信息网站,给学生多一些自己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中快乐学习,从而还能促进学生学到有用的科学的网络信息化知识。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学校的信息化网络建设,让学生在本校网络信息平台中得以拓展延伸。学生在教师的合理组织引导下,享受学校的网络信息化成果,参与学校网络建设,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起到及时反馈的效果。比如:在本校的网络信息平台上进行flash动画的制作,班级的主页建设或者个人的特色主页设置等等,通过这些网络课件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育教于网,以网促能的效果。学生通过网络加强团结,推动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网络的真正主人。[2]
        (三)新形势下中小学需要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角色
        家庭教育是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父母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位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学生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注重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身体力行。其次,家长还要注意到自身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暴力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欣赏和理解。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多多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幸福,进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家长教育及时的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处理木马病毒,学会辨析不良的网站,家长与学生一起抵制不良的游戏等等,利用好博客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多措并举尝试让学生自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结语: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在虚拟网络中难以做到自律,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网络不受诱惑。对于学生的监督管理学校义不容辞,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仇惠炜.大数据时代城镇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6(12)
        [2]许波荣.新媒体背景下初中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