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恒燕
陕西省镇巴中学 723600
摘要:经过最近几年对新课标的不断学习认真解读以及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很多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也对新高考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此,我把这些分享给各位同仁,以期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英语;素养; 教学经验
北师大王蔷教授在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研讨会开幕式上提到的,随着疫情与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环境下,未来教育将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挑战……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变革的发生是突然的、持续的,甚至是颠覆的。我们昨天的方式未必适合今天,而今天的方式也未必适合未来。未来世界的发展,基础和核心都在于教育,那么,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老师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让我们的学生做好了准备?当今的高考考查什么?新课标要求各学科命题都要体现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的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
英语作为知识的时代早已结束了,而英语作为工具的时代也正在一个转轨的过程中,它转到英语作为素养。我们今天的英语教学,不再是纯语言层面的,不只是强调单词的背诵、语法规则的记忆,更需要去研究和借鉴英文世界可贵的思维方式,比如严谨的逻辑、理性的思辨等。我们的前辈是把英语作为知识学的,我们这一代人是把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但现在我们看到英语正转向素养,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今,中学英语教学三个关键词:构词意识、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即 word formation,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ritical thinking,我们老师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又做到了多少呢?
我到本市的汉中中学,城固中学和龙岗中学去学习过,认真听取了拥有20多年从教经验的几位老师的英语课,并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学习,我们讨论的既有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又有对高考命题方向与趋势的分析,还分享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评析,更有详尽而又实际的点评,剖析,探讨和解决方案。从外地聘请到我们学校的专家们给我们用全新的教育理念诠释了高中教学课堂,并教会我们该如何懂得学生爱护学生,懂教学爱上课堂,亦让我们体验到醍醐灌顶般的感觉,教会大家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更有价值的教学工作者。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特征, 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被关注和认可的可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在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且自觉形成探究习惯、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让高中英语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有机结合起来。老师们在讲解时旁征博引,运用大量教学实例进行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收获匪浅。
回到自己的学校,我又把这些收获分享给自己的同事,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好多时候,我都很想再回到高中课堂,做回高中生,从头学起。我们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认真反思,其目的就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是为了指引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主渠道。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们真实的随堂反应。示范课、公开课为骨干教师们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理念共享、研讨交流的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的强有力推进剂,常规课堂更是如此。在此,我也呼吁我们一线的同行们:要做课堂教学,就做真实教学,别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活了,课堂是该回归自然的时候了。
再者,“微课制作与智慧教学”给我们所有老师也开拓了异样的视野和提供了新颖的学习方法,让我们体验到“原来英语课还可以如微电影般精美绝伦”,也认识到智慧教育乃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旧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出新形势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作为中年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教学思想和新教学方法,同行之间必须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方能不断地改进我们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我非常认同一些教育研究专家们和一线老师们的观点:不管哪个学科,自然舒服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老师的想法越多,教学辅助手段使用越杂,我们老师就越会失去了自我。四十分钟能解决好三四个问题,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下,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因此,我的课堂教学手段一直也在努力地适应着今天的学生,为他们而改变着,成长着。
然而,“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了,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的一段话刷爆网络了,并引起了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和点赞。
那么,我们老师作为学生生命旅程中重要的引领者,理所当然地要明白,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与他们日后的社会贡献、甚至与他们对老师的情感,其实没有一一对应的正向关联。我们老师能做到就是“不势利”,不能因为学生家庭出身不同就对他们冷暖有别、亲疏不同。“要包容”,就是包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与错处,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要大度”,就是我们老师的胸怀要有让一个个性活泼泼生长的宽广度,不能因我们的狭窄逼仄了学生精神自由的空间。只要我们每个老师心里有爱学生眼里有美,这个世界都会被我们照亮。
总的来说,现在的自己已懂得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究学生,多研读教材,多研读新课标,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以“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最重要的,我们要心怀热爱—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用自己的爱与热情去感染周围的人,争做一枚充满正能量的小太阳!只要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工作的乐趣,实现个人的价值,请相信“山登绝顶我为峰”。
教育路漫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