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黄红梅
[导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黄红梅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竹友中心小学校  610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号召,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其增强阅读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为此笔者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意义”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这两大方面,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即教师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某一文章特性组合成多篇文章供学生阅读。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性地掌握相应阅读技巧,并且能够深入理解群文的情感内涵,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科学安排教学计划,根据不同文章主题进行科学组文,与此同时还应基于文章内容适当以设问的形式进行阅读的导读工作,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强烈好奇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情景,使学生能够调动各项感官并增强情感体验以此激发自身阅读兴趣,为此作者以“科学组合文章”、“设问实现导读”、“创设阅读情景”这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具体阐释。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意义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是教师教学现状,一方面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已根深蒂固,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难免受到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得教师在进行主文章内容分析时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文章内容的剖析,从而忽略群文阅读的根本意义并且阻碍了群文阅读的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多数语文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群文阅读教学技能培训,因此在推行群文阅读教学初期,教师容易因无相应经验而出现不科学组文的现象,并且在选择文章时也会因无准确组文方向而产生错乱搭配文章的现象。
        其次是学生阅读现状,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并且玩心过重,因此面对学习任务时常反应出消极怠慢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由单篇阅读走向多篇阅读的过程,而小学生面对增加的阅读量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学生不能全情投入到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此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普遍缺乏运用相应阅读技巧进行阅读的技能,虽然教师在学生阅读群文前已经带领学生剖析了主文章内容,但在学生进行自主群文阅读时难免会因不讲求阅读技巧而无法准确把握文章内涵从而导致失去该组群文阅读意义的现象发生,以此大大降低其群文阅读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群文阅读中,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逐渐增加阅读数量,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其能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增强阅读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一定目的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能够在反复阅读同种性质的文章内容时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根据不同主题,科学组合文章
        群文阅读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来反复感受多篇文章的共同点,从而达到掌握相应阅读技巧与写作技巧的阅读效果。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群文内容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有效进行群文教学,因此教师应在群文教学开始前期根据特定主题内容科学组合文章。

为此笔者采取相应举措,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绘景类记叙文中游记类文章的阅读技巧,笔者首先确定“绘景游记”为群文阅读的主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段特征确定群文组合方向为“游览行踪类”以此为基础进行组文,笔者通过网络搜寻到相关文章比如《骑马上天山》主要以作者游天山时所遇到的不同景象从而抒发不同感想为主要内容;《黄果树瀑布》主要讲述作者在游览黄果树瀑布时的行踪,多角度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奇观美景;《迷人的青海湖》讲述作者坐车游览青海湖神奇而美丽的自然风光。三篇文章作者都以游览行踪为写作方式,以描绘景色为主线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笔者以带领学生分析主文章《骑马上天山》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以此文章为准的绘景游记群文来掌握绘景游记文章的相关阅读技巧。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不同主题内容进行科学组文,使学生能够明确群文阅读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基于文章内容,设问实现导读
        小学生面对阅读教学内容时常存在抵触感从而缺乏阅读动力,以此不仅不能使学生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还阻碍了教师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进程,因此教师应针对此问题并基于文章内容以设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良好的导读效果。为此笔者采取相应举措,例如:笔者认为故事类的文章具有情节转折、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的特点,根据此特征笔者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进行组文,从《安徒生童话》中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品文章进行组文。比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幸福的家庭》、《蜗牛和玫瑰树》。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分别为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比如针对《丑小鸭》这篇文章,笔者提出“丑小鸭为什么被定义为‘丑鸭子’?”与“丑小鸭最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而使其他动物都惊奇不已?”以此作为文章导读问题分享给学生们,使其对于这篇童话故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全情投入到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教师应基于文章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使学生想要通过了阅读文章来找到问题答案,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此达到良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成果。
(三)创设阅读情景,增强情感体验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感官,通过增强其情感体验来帮助学生找到自身情感内涵与文章内容相关联之处,从而有效提升其共情感以此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为此笔者采取相应举措,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根据群文具体内容为学生创设传统节日的教学情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群文中包含的各项节日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视听相结合来充分感受各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以此来唤醒学生记忆中对于传统节日的体验,以此为前提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感内涵与文章具体内容相重叠的部分来理解文章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掌握有关传统文化类文章的阅读技巧,以此不仅能够使学生调动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还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技巧。由此可见,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情景,充分调动其各项感官,帮助学生找到自身情感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来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群文阅读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应具体分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以此为基础探索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并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根据不同文章主题进行科学组文,使学生能够获取准确有效的文章资源,其次教师应基于文章内容设置相应问题来发挥导读的作用,以此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最后教师则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情景,使学生能够联系自身情感体验调动阅读内在动力,以此达到良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11):6-10.
        【2】高永丽.浅谈小学群文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旬刊,2016(7):64-64.
        【3】王利俊.享受阅读绽放精彩——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新课程,2017(4):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