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媛
山西省长治市实验小学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因素。阅读质量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质量,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改善措施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小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阅读。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是最困难的事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课程时要注意发展和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小学课堂语文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高文化素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我国课程改革的持续改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阶段,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也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小学生是班集体的关键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正在改善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现象:首先,阅读指导过程过于笼统,没有突出个性化。教师实施阅读指导时,会忽略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的不同。这没有真正意义上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其次,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侧重于问答的标准化,没有其他内容可以进一步体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变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的形式,在发展和提升小学生的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有效教学缺乏理解,没有制定清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导致小学生缺乏主观认识,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措施
(一)专注于文本教学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小学生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渴望汲取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小学阶段也是小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社会认知模糊的时期,容易犯错误更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小学阶段,根据教育程度和年龄的不同,小学生分为三个阶段:低、中、高,因此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是从低层次不断提高到高层次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低级阶段的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侧重于课文内容本身,而中高级阶段的小学生则侧重于理解课文的内涵。
例如,当讲授“升国旗”课程的内容时,阅读内容大多是断句,使小学生可以通过有趣的文字语言来感受升旗的场面,并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文字。当六年级小学生学习“青年奔跑”课文时,与低年级学习有所不同,小学生必须深刻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和感受文章表达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课文。
(二)创造一种情境,表现丰富的情感,体现学习的本质。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趋势之一。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系统而言,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了有效的语境内容。教师还必须帮助小学生展现每篇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提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真实的情境,以便小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每一篇文章表达的详细内容,增强对文章的阅读解释。
例如,在教学《七子之歌》时,教师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来创造情境,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向小学生提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使小学生能够更真实的了解历史:澳门的统治者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残酷行为。当时,澳门同胞们痛苦地与与祖国母亲分开了。阅读时,,老师可以扮演祖国的角色,并亲切地称呼学生们为失散的孩子。在一系列表演中,小学生对文章包含的情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扩展文章情节,增强小学生的理解深度。关于小学生的理解深度方面,教师可以使用扩展文章情节来引导小学生。所谓的扩展文章是指教师指引学生扩展特定文本的内容或在故事结束后展开续写的方式。应用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小学生更多地参与文本内容,以便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学习文章《唯一的听众》。本文重点介绍小提琴爱好者的音乐发展,以及主人公对“耳聋”老妇人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她可以“用心去感受音乐”,这说明了老妇人卓越的音乐成就。因此,本文不包含对“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的详细解释和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使用“老妇人”作为第一人称,试图揣摩和理解老妇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然后加以扩展。这种方法极大地增加了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小为学生更详细地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增加小学生的课后阅读
课本中的课文内容不足以让小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小学生课外内容的阅读。此外,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以便小学生可以更快地提升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喜欢阅读,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讲授《父亲、树林和鸟》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在小学生认为具有表达意义的句子后面进行标注,以便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事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想法理解课文,以便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教课。课文内容分析时还可以讲小学生的思考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参照。由于本文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因此小学生在学习后将体验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可以使小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时变得更加有兴趣。教师可以告诉小学生,可以阅读更多关于自然方面的课外书,了解自然的魅力,不但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而且更丰富了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五)应用新科学技术来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和思考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求小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优点,这也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学校应及时改进和更新电子阅览室和在线教室中的设备,以便小学生可以迅速收集最新的和有用的信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介质辅助教学。除文字外,教师还应在幻灯片上添加照片、视频等,及时讲解图片和视频所表达的内容,这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效率,让小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当教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籍,可以丰富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并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小学生可以将课外知识整合进课堂知识中或从课堂知识中整合出课外知识,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广度和自身的阅读能力。阅读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情绪、身心。
结论:简而言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阅读是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小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修玲.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到达成功的彼岸[J].新课程(中学),2012(3).
[2]李宏平.浅谈怎样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迎考能力[J].语文月刊,2013(6).
[3]钱超年.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学周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