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故事讲述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杜莎莎
[导读]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述的形式为学生打造耳目一新的语文课堂

        杜莎莎
        德州市夏津县香赵中学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述的形式为学生打造耳目一新的语文课堂。在语文知识讲述中,如果教师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可以通过趣味化的故事讲述增添语文课堂色彩,为学生营造出愉快的学习体验。同时,语文故事的选取需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保证每一位学生凭借故事聆听更好的参与知识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讲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想提升教学效率,不妨尝试将故事讲述的形式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在趣味化的故事聆听中建立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参与。故事的选取,需要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课文阅读主动性,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在故事讲述的时候声情并茂的为学生呈现趣味化的故事内容,促使学生建立课堂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听故事是每一位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事情,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故事,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故事聆听中,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收获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化。
        一、《白鹭》
        厦门有一个地方叫做鹭岛,在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教师为了顺利引领学生参与课文《白鹭》的学习,可以通过鹭岛上传说的介绍为学生讲述故事。通过这种有趣的故事讲述,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积极跟随教师的引领参与故事聆听和课文阅读。更为重要的是,故事讲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课堂参与,保证积极跟随教师的引领投入到故事聆听和课文阅读中。
        例如,在学习《白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通过厦门民间传说《白鹭女神》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在课堂开始,教师询问学生是否了解白鹭这种动物?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动物园看到过,很美丽;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只看到过图片,感觉很优雅。接着,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想要听一个与白鹭有关的故事?学生纷纷点头。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述厦门民间传说故事《白鹭女神》,请学生在故事的聆听中感受白鹭这种动物身上高洁、纯净的美好品质。经过故事的欣赏和聆听,学生被白鹭女神的勇敢和无私所打动,也了解了厦门“鹭岛”传说的由来。在故事的欣赏中,学生被白鹭女神所打动,被精彩的故事和曲折的情节深深吸引,建立了强烈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接着,在故事聆听完成后,教师询问大家想不想继续了解与白鹭相关的故事,学生点了点头,于是教师顺利开展课文教学,鼓励学生凭借课文了解与白鹭相关的更多知识。趣味化的故事聆听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得学生感受到故事聆听的乐趣,对于白鹭这种动物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学习和了解兴趣。因此,教师顺利引领参与参与课文阅读,尝试借助课文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完成白鹭的认知和了解。
        二、《猎人海力布》
        千百年的发展使得中国大地上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民间故事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尝试为学生拓展视野,引领学生感受人民的智慧。趣味化的民间故事讲述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还能够将其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对于民间故事产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的民族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述,鼓励学生在愉快的故事聆听中建立学习参与兴趣。


        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借助同类型的民间故事《一幅壮锦》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引领学生在好听的故事欣赏中感受传统民间故事的魅力和美感。经过《一幅壮锦》故事的聆听,教师询问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表示我们要学习小儿子的勤劳和勇敢;有的学生表示我们不能像大儿子一样好逸恶劳;还有的学生表示这种传统民间故事很有趣,希望教师还能够为大家讲。在故事的讲述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述节奏进行认真聆听,深深的沉浸在了趣味化的民间故事中。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与课文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民间故事,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故事讲述完成后,接着,教师询问大家还想不想欣赏另一个有趣的传统民间故事?学生充满了兴趣,于是,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育活动顺利开始。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文阅读,主动参与到传统民间故事的欣赏和品味中,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由此可见,想要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文学作品的故事讲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课文研读和欣赏中。
        三、《少年中国说》
        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背景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故事讲述,尝试将真人真事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展示,这种诞生于真人真事的故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具有真实感和激励感。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真实故事讲述,尝试以真实的案例对学生阐述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在故事的聆听和课文的学习中,对于其中心思想实现准确把握。在教师的积极引领和故事讲述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凭借故事与课文的认知完成思想情感的把握,在此过程中取得阅读能力的强化,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之前,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就通过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述,请学生在了解周恩来先生伟大抱负与爱国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故事聆听中感受其中真实、热切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师的故事讲述完毕后,学生不仅被周恩来总理年少时的爱国热情打动,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学习兴趣,想要看一看梁启超先生是如何论述少年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因此,经过课堂上的故事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被教师激发,且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经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和故事的聆听,学生对于爱国主义产生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也意识到自己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爱国。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故事讲述,能为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使得学生凭借这些真人真事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最终,学生不仅凭借课堂上的故事聆听建立了课文阅读积极性,还将故事欣赏中产生了感悟融入到课文阅读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当中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那就是缠着自己的父母给自己讲故事的情景。既然每一个人都那么喜欢故事,那么将故事讲述融入语文教育,则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的讲述不仅能够吸引其注意力,还能够增强其课堂参与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故事讲述,尝试选择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故事讲解,引领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增强课堂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借助故事的聆听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故事的帮助下更好的投入课文阅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伴随着故事拓展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
        [2]雷青林.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