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陈梦瑶    指导教师:颜菁菁
[导读]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在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陈梦瑶
        指导教师:颜菁菁
        桃江县武潭镇中心学校杨林小学
        摘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在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生写作中,常常存在着构思比较平淡,内容比较空洞,表达比较刻板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小学生缺乏想象力,在写作中缺乏创新精神造成的。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积累想象素材、引导小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升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想象力是重要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1.读写结合,拓展阅读想象空间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两个教学环节可以协同发挥作用,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写作是学生自由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想象空间广阔,但是基于小学生独立创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联合阅读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素材和模仿写作空间。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影响下,我们可以尝试以读促写、也可以尝试以写促读,比如结合阅读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改写、仿写,都可以体现思维上的创新引导,为学生开拓了全新的创作领域,这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2.培养小学生的观察习惯,积累想象的素材。
        想象力是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进行想象,已有的表象基础越丰富,想象的素材就越多。因此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增加小学生的想象素材,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想象的素材,多来源于生活体验,不同的生活体验,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想象。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有的小学生会想象到棉花糖,而有的小学生会想象到绵羊,这是因为这位小学生的爷爷有一群羊,它的生活体验,给他提供了不同的想象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丰富小学生的想象素材。小学生天性活泼,容易对周围的事情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了新的课文,引导小学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比较,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观察。举例来说,在学习了《即景》后,针对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教师引导小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景进行观察,雨后的彩虹、雨后的花园、小草上的露珠、空气中的泥土味等,引导小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观察,积累想象的素材。
        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通过给小学生布置观察任务,让小学生完成对生活的观察。比如在学习了动物描写后,让小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进行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神态动作、爱好习惯等,积累相关的生活体验,丰富想象的素材。
        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如在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助人为乐的乐趣。使小学生亲身体验到各种情感,增加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情感素材,在进行写作时,可以情感更加丰满,进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时,可以更加有想象力。
        3.引导小学生合理发挥想象,培养想象的途径。


        在积累了想象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合理运用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进行想象的途径。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想象素材,但是没有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并不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帮助他们形成想象的思维路径,在写作中适当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想象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情境,通过形象的描述,或者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的引导,为小学生提供想象的思路。举例来说,教师想要小学生描写雪,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下雪的相关视频或者图片,激发小学生脑海里的相关记忆和体验,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雪花是什么样子的。雪是怎样形成的。雪落到脸上是什么感受。都什么时候会下雪。下雪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做什么。下雪后周围的景色是什么样的。雪是怎样融化的。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小学生构建写作的思路和想象的思路,使小学生的描写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情感。
        4.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升想象的空间。
        阅读是提升写作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提升。尤其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想象力比较丰富的课外读物,可以打开小学生的思想空间,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表达手法,使小学生领悟,原来小鸟是可以说话的,南瓜是可以作为马车的,灰姑娘是可以变成王子的新娘的。通过多阅读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小学生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鱼可以游上天,鸟也可以飞到海底,提升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进行改编,或者续写,来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完《女娲造人》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写一下女娲是怎样造自己的学校的。怎样造自己的家乡的。怎样造自己和同学们的。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不是每次洗澡时,都可以搓出泥来。是不是女娲心情好时造的人比较漂亮。是不是不小心碰掉了有些泥人的手和脚。通过打开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使小学生在写作时构思更加新颖,表达方式更加形象生动,表达的情感更加细腻丰满。
        5.组织表演,渗透情感教育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小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因此在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往往不足,缺乏共情能力,可见情感教育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课文内容与题材,其实很多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情景剧,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结束语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相关的生活体验,为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想象素材,通过引导小学生合理的发挥想象,形成他们想象的思路,最后再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可以得到更宽更广的提升。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写作时可以更有新意。
        参考文献
        [1]刘克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2016,21(17):119-120.
        [2]刘文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28):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