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振有
广东省南雄市黄坑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指青少年发展和成长所应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又有所不同。就高中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适当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困境;策略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造基于新教育要求的智慧化课堂迫在眉睫。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打破原有的局限性,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发展。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一些困境,聚焦困境,对症下药,是关键所在。文章分析了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1基于课文教学的语文核心素养渗透不够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展资源,实现课内课文与课外补充内容的互补,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但事实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的语文课堂总是以课文教学为主,几乎没有补充和拓展,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也不能顺利实施语文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实施需要以丰富的、思想性的、科学的、趣味性的课堂内容为指导。但事实上,很少有教师能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
2语文教学深度不够,制约了思维的发展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实现这一成就,语文教学必须有广度和深度。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流于表面,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探究课文。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具体地说,教师往往更注重表层知识的传授和感性认识的发展,而忽视深层知识的探索和理性认识的深化。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困境。
3低效的教学方法阻碍了目标的实现
陈旧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而且制约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营造活泼、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过时的、低效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注意力。他们本该掌握的东西掌握不好,更谈不上语言素养、审美素养、思维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是教学的另一个困境。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开放,且具有生成性特征的智慧课堂。因此,在运用教材文本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广度,积极有效地补充素材,丰富课堂内容。这样,一则可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二则可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智慧殿堂。
教师可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主要以图片、视频等为主),以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知识与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素养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引入一些文化资料,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提升其文化创造力。
例如,在屈原《离骚》的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关于屈原的资料,然后给学生普及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始终徜徉在文化的殿堂里。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鉴赏的素材。例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鉴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然后用PPT分别展示席慕蓉的《渡口》《一棵开花的树》等现代诗,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2.有效设计问题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以往的浅层次课堂教学并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开展深度语文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关注细节,巧妙设计教学问题,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要想实现深度教学,教师就要改变以往那种全面抓内容、“泛而不精、浅而不深”的教学方式,从细节处着手,有层次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深思、去探究。如在鲁迅《祝福》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文中祥林嫂说的话“我真傻,真的……(诉说自己的遭遇)”设置以下的问题:(1)为什么祥林嫂反复地说这些话?(2)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3)结合相关语句来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理解细节内容,继而探寻到文章的深层意蕴。
3.创新教学方法
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令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而陈旧无趣的教学方法则让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引入“小组合作法”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例如,在《鸿门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给出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课文的第二段一共描述了几件事,为什么要描述这几件事?”“课文是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请一一展示说明。”再如,在教学山水游记散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时,教师可先设置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最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其次,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颠倒了“教”与“学”的顺序,实现了“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微课,微课可以在网上下载,也可以自己制作。微课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直观且有趣。翻转课堂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有帮助。
当然,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继而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优化与创新伴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方法来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要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加慎重,不仅要安排好、设计好,还要实施好、落实好。课堂教学的优化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困境的不断分析、研究;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凤红,任广宏.浅谈在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20):35-36.
[2] 丁昌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54-55.
[3] 李睿.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味俱全”[J].学周刊,20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