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的科技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现在没有人可以离开互联网独自生活,互联网带给了我们很多开心、快乐的时刻,可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学生开始迷恋互联网上的一切。信息时代也是把双刃剑,既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了巨大的诱惑,作为教师既不能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落后,也不能忽视互联网带给学生的伤害,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提高效率;激发兴趣;开发思维;减轻压力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发学生想象力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音频和课件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教学发展迅猛,但是教师要谨记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永远是是主体,不可以本末倒置,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对广大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图文并茂,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抽象的画面,这些需要学生通过作者的描绘进行一定的想象,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画面,将抽象化为具体,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这些诗句比较精炼,且意境优美、寓意深刻,需要学生切实体会,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诗歌并不多,并不能完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在促进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教师也不用担心在讲课的时候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例如,在讲述小学语文中的《桂花雨》这一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在童年时期有哪些好玩且难忘的回忆呢?”学生听过之后开始认真回想,有的学生一下子就举起了手,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我随机挑了一位学生回答,这位学生分享的是自己在外婆家的故事,好玩的同时又带有一些温馨,学生都忍不住鼓起了掌。这个问题算是一个课前交流,接着我让学生默读了这篇课文,并要求学生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听过之后开始认真读了起来。最后有的学生回答说作者认为家乡的桂花最香,其他地方的桂花都不香。我没有直接否定这位学生的回答,而是先讲解了这篇课文,然后再多媒体上播放了一些桂花落下时的照片,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学生首要的学习动力,在传统的课堂上总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手段既单一又老套,很难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计算机通过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了不一样的语文课堂,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提高了。在之前的写作教学中,总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段材料,然后学生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想出自己要写什么,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且效率很低。如果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在写作教学中,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的《猫》这一内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一些非常可爱的猫和狗的照片,学生看得都非常认真。等播放过后,学生觉得看太少了,还想接着看,我告诉学生还是要以上课为主,接着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讲出喜欢的原因,结果得到的原因千奇百怪,这也证明了学生的思维十分跳跃。在默读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观察作者是如何描写猫的,并找出自己最喜欢哪一段话,与小组内的成员一起分享。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每位学生都要写一篇小作文来描写自己家的宠物或者身边的小动物,学生都能按时完成。
三、发挥优势,开发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是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图文并茂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优美得音乐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犹如进入到课文中一样,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美、发现美,从而在教学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想象是学生的大脑在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对与某些事物产生了新想法的构造过程,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和天马行空的年龄,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不要急着回答或者否定,可以试着夸赞学生这种奇特的想法,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图画,正确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的《海上日出》这一内容时,课文中对于日出的描绘只有文字,教师很难带领学生进行想象,学生也很难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课堂教学也显得苍白无力。但当我在多媒体上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时,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太阳出现之前海上的宁静和清新,看到圆圆的太阳慢慢地从海面上出现,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画面通过视频一下子了然于心。学生通过把视频中的画面和作者描写的画面进行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力想象,尽情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最终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充分利用,减轻教师压力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遇到抽象难懂的教学环节时,总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为学生讲解,这样不仅使教师在备课阶段产生一定的压力,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帮助,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事物,在文字和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中的难点分化,把复杂的事物变简单,一步一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虽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授课压力,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带来的便利,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切忌本末倒置。
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内容时,这篇课文充分描写了从看到双龙洞到进入双龙洞、走出双龙洞的全过程,以及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通过作者的描写,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想象。但这种想象毕竟是有限的,我通过多媒体上展示双龙洞的地势和空间特点,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当时的心情。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我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但我也深知多媒体只能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学生是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对于这一关系要有准确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总而言之,如果语文教学是一朵正在努力绽放的花蕾,那多媒体技术就是锦上添花的绿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在课堂上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我们要从过去汲取教训、努力做好现在、对明天抱有期待,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过去的不足、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并且对未来抱有一定的期望。
参考文献:
[1]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2]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