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仁妹
福建省南平市峡阳中心小学 353005
摘要: 在教育产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的深度改革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对各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古诗词内容的明显增加,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
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学习中必须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现阶段,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已成为诗歌教学的必然选择。
一、创建诗词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体验,不仅仅需要依靠教师的讲解,要知道学生的背诵能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解读诗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素养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提前进行教学安排,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或是提出问题来创造情境。与其他类型的文本相比,古诗词中难词较多,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欣赏古诗词语言的简洁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学生接触,让学生从古诗词学习中感受生活之美,深刻体会古诗词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古诗所呈现的情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触及的东西,古诗的学习不再感到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学会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恰当的古诗,使学生了解古诗所描述的情境和情感的表达。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来构建情境,让学生根据一个问题逐步理解古诗,让学生从浅入深地解读古诗,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古诗研究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古诗研究中的自觉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的描写来构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体验故事中古诗词的创作情境,吸引学生探究古诗词本身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了莲蓬、青草等教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适合的教学情境,然后讲故事,通过了解诗人创作背景来想象,感受古诗的美丽画面,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相应应用场景,为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村居生活。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时期的古诗教学,其更多地依靠教师进行相对感性的教育。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通过单一形式的传统教学,教师已经无法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新时代下,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结合教科书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古诗的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其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古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故事,唱歌和表演来解释诗歌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形式有很好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从而使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更直观地分析诗歌。而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思维导图的生成,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和背诵古诗,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掌握分析古诗的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思维导图制作为图形场景,从而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诗词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绘制思维导图,同时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提示,如创作背景、语法、修辞等方面,然后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体会,感受诗词语言的魅力。
三、运用微课协助教学,增加师生互动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已逐渐普及。古诗词所描述的情境、生活距离现在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无法经常触摸它,从而导致对古诗中某些事物的模糊理解,这不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而教师使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古诗的生动场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出现的事物,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微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视频短,内容简练,但可以详细解释教学要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并且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选择播放合适的微视频,使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详细而适当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学习一定量的知识,并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完全放任学生来学习古诗。在播放微视频时,教师应从微课教学方面提供相应的解释和建议,以使学生从头到尾理解古诗,使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古诗知识,建立强大的古诗学习体系,为以后的古诗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当教学《村晚》时,通过播放微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呈现诗歌中描述的风景和诗歌中描述的意象。教师将在微视频中说明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其他教学要点,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诗人的心情,并增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四、线上线下结合,加强家校沟通交流
大多数小学生无法独自学习,纪律性较低且顽皮,他人的监督在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引导家长能够照顾到学生在家中学生的学习条件。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记忆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就可以和家长一起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词,增加学生的诗歌学习数量,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学习阅读,体会古诗词文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对诗歌的不同理解水平,当学生的诗歌学习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经验。这些学习经验,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应学会为学生推荐丰富的古诗词阅读学习,为学生选择大量优秀的诗歌,以扩大诗歌的阅读范围,而家长必须有效地进行监督。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应自觉地与学生讨论诗歌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将对古诗词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发现诗歌之美,并逐渐养成学习古诗词的好习惯。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没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学需求,明确教育方向,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培训学生,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例如在进行《枫桥夜泊》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背诵,同时为学生推荐杜甫的另一佳作《春夜喜雨》,扩展学生的诗词量。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究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充分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实现诗词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新课程研究,2019(22):121-122.
[2]李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改进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9(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