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刚凤
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由于听力障碍学生自身的身体缺陷和性格特点,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常比大多数普通学生更难学好。为了更好地帮助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结合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性,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来教听力障碍学生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有听力障碍的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听力障碍;阅读策略
聋哑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并希望学生能生动流畅地完成写作。但是,你是否冷静下来并仔细考虑了盲聋哑学校的学生真正的学习基础是什么?教师给了学生什么,学生便倾向于存储了什么?没有足够的词汇,没有足够的句子模式,没有足够的文字理解力,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阅读教学的短板。对于有听力障碍的高中学生来说,仅依靠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的语文有这么多的课本,内容更多的是分析课文以及认识字词句。语言培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天进行练习。
调查研究发现,听障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不均衡。经常阅读课外书并且喜欢读书的学生约占该年级学生总数的20%。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养成买书,去书店或图书馆里读书的习惯。当然,这些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语言能力。大多数听障高中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他们的整体阅读水平很低,语言能力也很弱。简单的语言词汇通常无法流畅的表达含义,有的学生语序颠倒,书写时思维混乱。
一、听力障碍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过分强调文本分析,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性
在听障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逐句分析,逐段解释正文内容,将全文分为几段,努力使之成为文本。教师讲解的全面透彻,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课文的分析和解释忽略了学生的思考以及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文。听障高中生被要求根据教师的思想和方法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而不是具有经验和认知,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训练。
(二)学生缺乏文字的感知经验
目前,普通学校的教科书篇幅比较长,侧重于学生的偏好,文章理解和情感体验。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低,阅读量少和知识有限,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尤其在理解文字和抽象情感方面困难。在听障高中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性理解,只注重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句型分析,段落含义的泛化和主题归纳,而缺乏对于学生的感性体验培训,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
(三)手语交流缺乏效率
在高中阶段,由于手语不规范和教材知识困难等多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手语的含意理解不清,教师也常常听不懂学生的手语语言。这是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的巨大障碍。例如,在针对听障高中生阅读教学中,文本中有许多不常见的抽象单词或句子。然而, 《中国手语》一书中没有相应的手语。教师在课堂上创建手语,但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便很难明白知识内容。
(四)书面语言交流也存在障碍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班级设置不规则,一些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普通书面语言的含义。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一些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减弱,教师们会受到教学进度的压力,无法更多地关注这类学生,长此以往便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二、听障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享受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结合语文教科书,在课堂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以文本内容为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的体裁,主题和文章作者进行扩展阅读。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比较和分析,并借助科学技术简短的描述“荔枝”:前者生动而详尽,后者简洁而笼统。前者是文学,后者是科学。这种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论文的基本特征。
例如,当我们在研究“向年轻人敬酒”的必修课时内容,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对青年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们学会了与父母,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根据课文的主题,课后,教师可以选择毕淑敏的《我为什么打你》和龙应台的《孩子,慢慢来》作为学生的补充读物。通过这些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深入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与父母和长者更心平气和地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发现专注于某个主题进行阅读比漫无目的地阅读效果更好。这种扩展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可以使学生产生对于阅读的欲望。
2.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陪同学生一起阅读,使学生可以与父母分享书中的感受,比如一起阅读短篇小说和哲学用语,并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有听力障碍的高中生科学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不断丰富听力障碍学生的自我阅读内容,使学生在丰富阅读内容的影响下发展一定的阅读素养。教师应防止学生阅读无效的内容。尽管学生们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他们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致于学生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忘记或无法有效地从阅读内容中获得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阅读。主要原因是,这无助于提高有听力障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听障高中生的阅读量,而且要使听障高中生养成科学有效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其空闲时间灵活阅读,并要求有听力障碍的高中学生家长进行合作和监督,以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录并分享自己觉得优美且有意义的句子,并反复阅读这些所选内容,从而使阅读有效并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和内心的满足感。
(三)在科学系统中教授听力障碍高中生的阅读技巧
教学中,我们需要某些技能来提高有听力障碍的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技巧?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积极创新和改革教育模式,改变教育观念。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技能,并不断发展听力障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长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题句,深入阅读这些内容,仔细思考,并略读不太重要的阅读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阅读材料的要点,自然会改善他们的阅读视野,知识储备将不断丰富和完善,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方便,快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当教师教语文阅读时,让学生考虑阅读材料的内容也很重要。让学生学习思考阅读材料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障碍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因此,面对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总结并积累阅读储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面对阅读,让阅读有方向,有方法。
培养有听力障碍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重点是坚持。只有坚持长时间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水平。我相信,大量有效的阅读将在将来更好地将其融入主流社会并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军.新课程视野中的聋校语文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