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云
贵州省都匀一中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得信息也越来越复杂。教育问题一直是被大众所关注的问题。在当前这样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又将遇到更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求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加强智能创新,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优化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本篇文章就对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优化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措施
数学建模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能够更为直观的体现出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数学建模从意义上来说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和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得到了保障,那么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数学教学的目的也就得以实现。
一、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建模教学
新课改中要求就是加强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建模教学,这也逐渐变成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新科技进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比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同时,这也对高中生的数学建模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难的要求。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这个时候社会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有着为社会提供大量人才的责任,但是仅具备专业学科知识是难以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所以,学校应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教学和训练,增强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也要注重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养成,帮助学生全方面成长。学生要充分的掌握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理论,并且应该具备运用数学建模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数学学习的目的,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赢得发展条件。
二、优化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措施
2.1设计好数学课堂环节
如果想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管理能够更有效率的进行下去。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必须要充分的了解高中教学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相对的决策。但是通过观察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学过程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他人参与或者是被其他事物影响,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打断或教学质量下降等情况,这就使数学课堂的进一步拓展加大了难度。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利用当代新型的科学技术对课堂讲课环节进行实时记录跟踪,这种实时记录的方式对于从前的课堂讲课进度和教学的总体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观察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表现,也可以更为直接的观察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从而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有明确的建模步骤,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数学建模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从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学生对之前的教学方式都已成为习惯。因此,如果想要教师和学生逐渐的接受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就要先让他们了解。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氛围。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数学建模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在建模的过程中将其与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只有这三个部分相互融合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软件。不仅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还能让平面的几何图形更为立体。本文就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立体图形的证明题为例,在考察立体图形的证明时,课本所给的立体图形往往是不规则的,在考试的试卷中给出的立体图形通常也是不规则的。有些学生可能立体感较差,因此在验证假设或者是检查最终结论时,无法判断自己所写的答案的正确性。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就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立体的观念。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想象出立体图形。在演示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呈现立体图形,要保证演示视频的流畅性。老师在推导结论的时候,可以向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出相关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探索最终的结论并能够判断其正确性。由此就可以看出,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教师的讲解时间,还能够提升学生做题的效率。
2.3重视高中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的过程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建模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教育平台进行一些信息的搜集和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与其他教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相比难度较大,这不仅是由于高中数学这门课这不仅是由于高中数学这门科目自身的特点,它还受到来自于各方面压力的胁迫,最主要的是来自于高考的压力。除此之外,受以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一部分老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永远站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生对于数学建模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对于这门科目的兴趣也逐渐降低,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更加重视数学建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本文就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课本教材中有关函数的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它也是高考数学中的必考项。数学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是可以先带领同学们学习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应的检测题来考察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测试题的题量和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做出改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题的思路。如果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不能直接告诉解题思路,可以采用以问题的方式是给予指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教育方法必须做出改变,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数学建模基本知识理论的渗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重视对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渗透的同时,要注意其与课本内容的契合程度,逐步的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琴.分析“数学建模”方式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20(13):33-34.
[2]黄群慧.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2020(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