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张娟
[导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

        张娟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耗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有所增长,因为教师创设情境需要说一段旁白来让学生融入进来,这就延长了知识点教学的时间。但是情境教学之所以能够盛行,是因为它的教学效率高的离谱,虽然时间稍稍增长,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成倍的增加。运用的得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反之,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反而耽搁了课堂中的宝贵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教学目标
        (1)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本质需要,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的获得结论。
        (3)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高效的解决问题,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科学的思考问题,寻找到解题途径。
        (4)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情境教学要符合学生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情境的兴趣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等特点。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那么这个“情境”就不是有效的情境。
        例如: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情境导入;师:小狗和小兔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它们的线路如上图所示,最后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终点,小猪裁判也没看清楚是谁第一个到达终点,所以就裁定两人并列第一。这下小狗和小兔就不干了,它们都认为自己第一个到达终点,这可让小猪裁判为难了。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小猪吗?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1:听过生2:都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还讲这个故事(底下小声的说)
        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的比赛,这一次跑的路线是一个圆……(引出圆的周长)。虽然教师讲的绘声绘色,学生却没有多大的兴趣,整堂课效果不佳。为什么呢?比较两节课,同样都是图形的周长教学,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设计了小动物比赛的情境,富有童趣,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所以学生兴趣很高,也得到了好的效果。而六年级的“龟兔赛跑”的情境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没有认识到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孩子对情境的兴趣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效果不好。
        三、人工智能情境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自身智能化的的工作流程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以“纸笔课堂”人工智能技术为例,“纸笔课堂”应用的出现极大的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它的直观性和广泛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向,跟随着微课的脚步学生可以从欢快的学习环境中寻找到属于自身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资源重塑与管理的方式来拓展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例如: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而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作为师生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也会根据数字化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进行评析和讨论进而提升学习质量。如《轴对称》章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生活化与信息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详细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特性及性质等,然后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模拟信息化教学的演示,同时也可根据课时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教学资源的深化,在基于课程大纲基本的教学知识点之上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育资源数字化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知识,通过对课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梳理,教学方面主要强调将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性的加工,再让学生清晰明朗的了解相关知识点后,逐步的提升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对于课程实践方面遵循的是简便、快捷、通俗易懂的教育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更多的知识点。
        四、构建情境教学课堂目标
        (一)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平等的,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好人文关怀,学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光可以交流学习上的心得,还可以交流生活中的趣事,让教师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蹲下来,和学生平视着交流。通过日常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日常交流中把尊重他人的优良品德传递给学生。
        (二)用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严格对待学生,导致现在很多学生看到教师就害怕,不敢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教师,导致很多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法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最终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改掉以前不苟言笑的形象,和学生互动起来,把课堂上的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形状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不论是回答对了还是错了都要给予鼓励。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就俗称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有利于教师维持班级秩序,但是却并不能保证教师讲完以后学生立即吸收。
        比如教师讲完一节内容后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了解知识点,那么在课下写作业的时候就会很困难,既浪费很多刻下时间,还没有好的结果,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打消,以后数学课堂上也不会再认真学习数学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制作三角形,让他们摸摸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感觉,让他们尝试拆掉一条边看看有什么改变。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钝角、直角和锐角三角形的区别,看哪个小组回答有准又快。
        (四)把课堂融入到生活中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本身是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师要在日常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九九乘法口诀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样的顺口溜和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把枯燥的数字变有趣,方便学生记忆。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在课本中的知识变成生活中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情景教学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既有适当难度,有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打破数学课单一呆板的局面,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林.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84-85.
        [2]罗贞爱.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15-116.
        [3]武晓燕.通过情境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