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玛草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第三完小
摘要:随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被教师所认可,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成为了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奋斗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作为一名时代发展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优质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识,带领充满兴趣的学生高质量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良好发展,而本文将会对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意识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意识;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绝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做出了创新教学方法的实际行动,期待着学生可以主动养成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得到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基于此,身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证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能动性。而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该教学方法的价值,并且其价值也是得到广大教师充分认可的。基于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不但要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了解学生身心,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情境教学放做深入研究,必然能够在课堂上体现该教学方法的价值,让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可以事半功倍,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极好的发展。下面,教师结合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对如何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以优质性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优质性的问题不等于传统时期的难题、题海。若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仍以此方法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势必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基于此,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是以学生认知能力,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前提进行设计的,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究优质性问题的兴趣,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比如,以教学《分类与整理》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了两张物品摆放的图片,一张井然有序,一张杂乱无章。对学生提问道:“看完这两张图片,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有条理地过好每一天的教育,讲述了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对学生分发了不同的物品,对学生说道:“现在请大家发散自己的思维,确定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看哪个小组分的又快又准。”之后,教师对学生提问道:“在亲身经历之后,你们找到分类方法了吗?”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做了指导,使学生懂得了单一标准下进行分类的一致性,以及不同标准下进行分类的多样性。最后,教师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性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同时顺利实现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引入形象画面
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这是被广大学生所公认的。当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否认其学习难度,但是该学科的趣味性也是真实存在的。基于此,身为科技时代之下课堂实践活动当中的主导者,教师们不妨以多媒体技术引入形象画面授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意识,在形象画面的辅助作用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以求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圆形建筑物,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学以美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进而为学生介绍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尝试借助身边的工具画圆。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地演示了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在形象画面之下有了对圆心、半径、直径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圆的特点,向学生强调了要学会用字母表示圆,进而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技术引入形象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达到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应用游戏情境模式,引发学生积极情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步与发展,当代教师对游戏教学法的看法有了全新的改变。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总是将游戏与教学分裂开来,以致于学生总是处在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当中,无法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当中。但是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充分认可了游戏教学法的价值,肯定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应用合适的游戏情境教学模式授课,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帮助学生在以游戏活动所创建的愉悦课堂气氛下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基于对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了解以恰当的语言为其讲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了学好数学知识对自身的生活实践所带来的帮助。然后,教师将教材中的习题设计成了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指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进而帮助学生分析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在游戏情境模式所创设的愉悦气氛下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的能力。最后,教师做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授课,激发了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给予了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本节数学知识与技能,切实达到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意识若要得到充分的激发,必得以优质的教学方法授课,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基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去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保证所实施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1]张阿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06):56-57.
[2]祁春雷.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59-61.
[3]付永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3(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