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孙颖
[导读]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最常见的就是计算问题

        孙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达呼店镇中心学校161025
        摘要: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最常见的就是计算问题,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计算是随处可见的。小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作业,计算就成了离不开他们的克服难题的利器,这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越来越觉得计算是学习数学中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的计算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解答难题,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想,增加了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反复练习还可以帮助他们减少错误,让他们在做题的时候,避免犯太多的错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在计算数字的时候会经常犯一些小错误,计算的速度也相对较慢,这会对教师的教学进程有所阻碍,可能会导致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导致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不能及时的学习新的知识。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数字的计算让一些学生感到害怕,有的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而是知道计算的方法,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细心,就会把结果算错。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学生会不会用这种方法,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有没有做到细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注意一下身边的细节,以及现实中遇到的计算问题,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引導学生,让学生在数学中找到计算的乐趣。        
一、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大多数数学老师先讲例题,再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按照所得结论进行计算,以此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这种教学形式使数学课堂变得刻板又无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同学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一个恰当的教学形式多么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老师们可以采用数学猜想这一教学方法。数学猜想指的是根据已有的现实依据和基础知识,找到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联系,然后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得出计算方法。整个数学猜想的过程也是同学们思维发散的过程。不断地猜想,再验证结果,同学们可以在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自己发现学习和计算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其成就感,更锻炼了其自我学习的能力,提升其计算水平。比如说,在讲授数学课本中“乘法”方面的知识时,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一道题,再把按照自己的想法算出的结果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大家一起讨论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数学计算方式的多样性。这样不但能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充分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口算练习        
        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额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通过口算练习来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练习情境,将学生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出来,保证口算练习效果。

例如,在《除法》相关内容教学中,主要需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除法、除法的运算方法等,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除法概念、性质以及除数、被除数、商代表的含义,介绍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对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来让学生口算,锻炼学生口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更高,计算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三、引入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广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也可以将小组合作引入到课堂中,先将班上的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关计算任务和教学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也会更高,同时小组合作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组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加大胆和自信,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让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加细心,减少错误概率,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四、科学评价,充分利用资源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实际针对学生数学计算实践进行评价时,各任课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充分考虑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以及其计算应用能力。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每一次考试的结果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却不能代表一切。在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行的背景下,教师所担负的重任不是培养能够应付考试的学生,而是培养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生。因此,实际进行数学计算教学评价工作时,各任课教师就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而应积极引入过程评价思维。例如,基于《鸡兔同笼》部分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先留出一定空白,让学生自主思考,看其能否正确计算。而在具体计算实践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指引,帮助学生有效锻炼,顺利提高计算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持续学习进步自信心增强。实际工作中,教师不仅自己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同时需鼓励学生互相评价,益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自我改进与完善。另外,学生也可以在学习之余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反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计算教学水平。教师需高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借助现实生活元素为学生学习活动增添趣味性,创设良好课堂环境。例如,具体讲课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对答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具体可以是积分也可以是文具等,以作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所谓计算能力的培育其实指的是学生的多面化发展,不仅是着重于学生某项能力的教授,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性。由此,实际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工作时,教师就需基于学情研究应用针对性措施,努力改善教学状况。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取众多计算技巧等,还需要引导学生持续自主思考实践,促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计算综合素养顺利达到理想水平。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束缚,积极创新,科学设计针对性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有效教学策略,尽力促使计算教学效益最大化,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李毓灵.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教师),2020,000(006):P.1-1.        
[2]吴荣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