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忠高
合肥市大通路小学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11
摘要:在社会进步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还需要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技能和知识素养,以鼓励学生进行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改善课程设置,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部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数学;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小学数学课程要求教师专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和探索,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教师能够发现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师生双方的不同作用。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有效的学习需要从引入新课程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唤醒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乐趣是一名教师的最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介绍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小学高段学生对发展思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关键优先事项。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主导者是老师本人,无论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学生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优势,教室中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一些老师缺乏数学专业知识和素养,无法使用小学生理解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教学策略下,学生过多地关注考试成绩,学习气氛紧张,学生压力过大以及成绩逐渐下降,对小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2.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很多教育家都曾经说过:“学习无兴趣下的被迫学习,压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教育界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通过“快乐教育”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并从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充分表现出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所在,并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面“可能性”的相关问题时,为了使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可能性”,可以让学生想出各种他们感兴趣的与可能性有关的问题,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他们的理解更为深入。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2)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建数学场景,改善数学应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必须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教授小学高段数学时,教师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供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统计的相关知识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统计知识,以便学生可以计算每月的水和电消耗,在课堂上进行相互比较,得出哪些家庭是的用水用电更加经济;在学习百分比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生活状况。在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分数和百分比”知识向班上的同学讲解班中女同学的人数比例。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结论:男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是多少?男孩比女孩少百分之几?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是贴近生活的,让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改善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学知识的目标是能够灵活地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强大工具。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明显提高,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
(3)小组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认可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取代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精神,促进了小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种学习和实践上的深刻变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提供圆柱体模型和圆锥体模型,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有什么区别?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有关圆柱圆锥面积之比的问题,并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答。最后,老师总结并完善了学生如何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空间想象与认识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不会感到太抽象。小组协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在协作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反映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使数学课更有趣,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并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技能,将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因此,除了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讲授应用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来是教学过程的必要步骤。如何正确、快速地分析和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主题,理解关键句子并过滤掉重复信息,学会正确地找到问题和条件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含义并建立适当的思维联系等,以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技巧。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小学生解决应用问题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想法,并更多地考虑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情况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最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上课时草稿上的文字,都要有良好的书写表现,这些都可以保证问题解决的准确性,对于书写完成后检查也很有用,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解决方案的准确性。因此,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充分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并鼓励学生不断改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入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详细检查教科书,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探索知识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尚美华.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J].云南教育,2006第05Z期
[2]蒋洁.新课改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上),2015(4).
[3]杨昌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数位时尚月刊,2014(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