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石晓兰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课程,

        石晓兰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26540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课程,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给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机会。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可分为数学抽象、推理逻辑、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六个具体的板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在新时期下,我们要积极挖掘数学教学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合作潜能、随机应变能力等内在的素养,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的需求,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经之途,也是实现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学习,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灵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内在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哑巴课堂”的困境,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多说、多做,有机会能够表现自我,从而促进学生各种内在素质的发展,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几何文化的魅力和应用,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创意比赛”。首先,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以三人或者四人的方式展开探讨和设计,将自己现在所学的轴对称知识和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几何知识都运用起来,融合到一起设计作品,可以用手绘或者剪纸等方式呈现出最终的作品。这样,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并且努力回忆起自己过往所学的几何知识,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合作意识等基本素质。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要做好辅助的工作,给予学生适当的意见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升课后作业的教学价值
        长期以来,课后作业都是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后作业的布置范围、内容以及价值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是依靠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的课上所得、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等,却忽视了课后作业更多的教学价值。课后作业的布置具备非常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等,提升课后作业的教学价值。


        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网络、询问、报纸、杂志等方式调查生活当中的反比例关系,将你调查到的问题、结果和数据等记录下来,制作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将报告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又比如,在学习“相似”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对自己的家庭进行观察,看看自己的家里都有哪些物品涉及到了相似的原理和知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通过各种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学生有更充足的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完成作业,从而使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在巩固了学生课上所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并促进了学生各项数学技能的提升。
        三、加强数学史的应用
        数学史是联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渗透数学史的内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目光看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给予学生直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要学的知识与具体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表达方式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方圆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巧妙方法,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思想上的独创性;又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我向学生讲述平行四边形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如“火车车厢之间是使用一种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车钩锁连接在一起的,从而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等,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这样,通过数学史的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趣味性,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目光看到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发生的根本,是学生更有效地探索数学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数学知识点的获得,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地与数学进行更加密切地接触,这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益。
        比如,我们可以将初中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总结出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用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可以总结出来分类讨论的使用范围:在几何知识中的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角的分类、弦切角定理等的证明都涉及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含有字母系数或者绝对值符号的方程、不等式、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等问题中也需要使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解决,等等。总之,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使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总结
        核心素养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积极开发各种途径的教学资源、灵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开发课后作业的更多价值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使用等各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接纳和吸收数学知识,并获得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
        [2]唐春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