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东
广东省翁源县尚同中学 512627
摘要: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加强并做好实验方面的教学工作,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课堂学习的成果,同时还可以一改初中化学课堂无趣且枯燥的局面,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致和欲望。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当中,既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思维,有目的性的去启迪和诱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意识。又要在现有授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多试着选择一些更能激起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兴致和动力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授课,从而切实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具体方法
素质教育尤为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而想要让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之中得到践行和发展,关键在于做好化学学科实验方面的教学工作。然而,从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状况来看,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更多重视的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虽然也组织开展了一些化学实验活动,但是这些实验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多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将实验的内容给学生进行呈现,完全没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具体的实验中去,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实验一直提不起学习和参与的兴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早已习惯于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因此,在化学实验课堂上,不愿意自己主动的进行实验和探究,进而导致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一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其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来作简要的阐述和说明,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更新教育思维,实现对学生实验意识的诱发和启迪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虽然说已经开始有不少的教师关注并重视化学实验方面的教学,并致力通过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内容。然而,依旧有不少的教师受一些传授思维理念的影响,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对于一些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做实验意识的培育和启迪,进而导致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做实验的意识,而这不仅致使学生逐渐丧失了继续动手进行化学实验的意识,造成了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同时也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逐渐形成了化学实验课枯燥无趣的局面。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当中,就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思维,将学生动手做实验意识的启迪和诱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进而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受到启迪。
譬如,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如何对一些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的”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试着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来解答这一问题,并以此来引入“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这一部分的实验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比如,如何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如何自己动手制作酸碱指示剂等重点向学生进行讲述,并通过亲自给学生演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过程,并让学生仔细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酸碱指示剂应具备的特点以及其具体的实验流程是什么,进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用酸碱指示剂去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最后,为了切实实现对学生实验意识的诱发和启迪,教师还可以就“你想不想拥有一瓶属于自己的酸碱指示剂呢?”的问题,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如何将可作为指示剂的植物色素提取出来的实验,进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当然,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把握实验资源的合理利用,既不能随意的浪费实验资源,又要给学生传递一定的环保概念,让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化学实验资源的重要性。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这部分实验内容的兴致和动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启迪了自身动手做实验的意识,又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这部分实验内容的过程中,养成了一定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拓展授课方法,激起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致和动力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想要真正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关键在于学生有着主动动手做实验的兴致和动力,也只有学生具备了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和踊跃性,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配合教师顺利的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然而,从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来看,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的影响,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对于化学实验缺乏主动参与其中的兴致和动力。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当中,就需要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尽量选择一些能够有效激起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兴致和动力的方法和内容来进行授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的局面。
譬如,在“燃烧的条件”一课的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就可以利用表演魔术的方式给学生演示“烧不坏的手绢”这一魔术,并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随后,教师可以就“烧不坏的手绢”这一魔术内容,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有关燃烧的知识内容,试着说一说当某一物体燃烧时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并试着归纳并总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燃烧,其燃烧的条件又是什么的问题,以此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印象。紧接着,为了切实激起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致和动力,教师还可以就“燃烧的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对比实验。在此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白磷在铜片上的燃烧实验、红磷在铜片上的燃烧实验以及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进而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燃烧所需要的一些必要条件。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情况,让学生在实验结束之后,试着利用“燃烧的条件”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来揭示“烧不坏的手绢”这一魔术的原理,以此来让学生更为真切的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所在,愿意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化学实验的学习和探究中来。
三、优化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的学习体验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和发展,给予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其不改变了传统化学学科以教师口头表述为主的教学方式,推动了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课堂的直观体验感,其大大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因此,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想要增强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其不仅需要教师做好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工作,多去选择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内容来进行授课,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正确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多试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和多媒体优势,来为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学习带来全新的体验,切实提高其实验课上的学习效果。
譬如,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课的教学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一些重要知识内容制作成课件,利用课件的优势来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以更加直观、易懂的形式加以呈现给学生,进而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将“如何去除粗盐当中一些难溶性杂质”的具体实验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进而让学生能够一边观看制备的过程,一边思考在进行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当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从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和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案例素材给学生,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素材进行浏览和分析,进而让学生对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四、开展实验竞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
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多组织开花赞一些实验竞技比赛活动,其不仅能够加快化学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其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当中,就需要对化学实验竞赛活动的开展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多尝试在平时的实验教学当中开展一些具体的化学实验竞赛活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其中,进而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譬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课的教学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明确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既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并能够让学生单独或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教师还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化学实验课上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的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此来提高学科教学的成果。
准确来说,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之中,实验教学作为教学当中重要的环节,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其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抵触和畏惧心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动手实操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当中,既要优化教学形式,多尝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切实增强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的学习体验感。又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化学实验竞赛活动,并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集中对一些化学实验的内容来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在动手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当然,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去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并以此来为学生今后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严小梅. 初三化学实验课有效性教学初探[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29(01):70-72.
[2]姚占军. 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艺术[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29(02):66-67.
[3]闫芳,郝轶鸣. 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03):50-51.
[4]郭世杰,张颜涛.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3):97-98.
[5]黄浣清. 在实验中探究 在体验中学习——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