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黄夏曼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对于青少年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黄夏曼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对于青少年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需要学校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文化理论的重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及思想素质的培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值青春叛逆的阶段,班主任积极的对于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及人生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教学效果显著,旨在为其他班主任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也逐渐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会逐渐转为关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初中生正值思维活跃,贪玩的年纪,认知能力相较于小学阶段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尚未发育成熟,因此需要班主任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及形式落后
        班主任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管理时常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只能明白基本的道德理念,但对于道德理念的内涵,学生并不能有充足的认识,因此导致了学生在听班主任教授德育理念的同时,只知道其意思或当时明白,并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现象,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教育工作不能切实的满足切实的要求
        班主任进行德育管理时由于自身的德育理论不高,不能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是现阶段初中班主任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现状,往往导致了德育工作没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出现了教学的差异。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改变德育理念,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思维,把德育的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此来提升自身班级管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学习态度。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班主任有效的管理与引导,班主任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引导,促使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显著提升。例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和自己一样,按照班级的管理制度去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例如:要求学生做到不早退、不迟到,平时说话时注意礼貌用语。同时在班级中进行大扫除或进行班级活动时,班主任不应该作为指挥者和领导者,而应该是作为班级中的一份子,与学生共同参与。班主任只有在宏观上把握德育的观念,建立全新德育管理理念,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道德水平,促使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高效的开展。
        (二)组织集体公益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
        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及幸福感,同时使学生在劳动的过程得到心理的满足。

班主任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可以适时选择一些既能锻炼学生意志又能锻炼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班主任在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制定一些激励的政策,制定的政策还可以参照班级中的学生在日常中的学习行为及日常的表现进行制定,从而实现学生良好的发展。例如:班主任在劳动节带领学生参加规整校园草坪劳动义工活动,体验劳动生活的乐趣;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对父亲母亲(或者喜爱的长辈)进行一些感恩举动,培养学生与家庭互动沟通的乐趣;在教师节引导学生为自己喜爱的老师亲手制作卡片、小手工礼物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谢,养成学生尊师重道的好品性。①在这些节日过后的班会课上,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把自己的那一天表现讲述出来;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件事情或者不同经历的感触是不同的,同龄人的不同思维百花齐放对于学生自己今后学习和生活会有所改变。②学生参加完活动后,班主任让学生通过自己创设的问题,写一篇实践感想。班主任借助这样的活动,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增强自身的实践精神及道德水平,学生有了良好的实践体验,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中应该定期的举办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讨论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成果,对于班级中学生违反了班级班规及学校制度的行为进行发现与总结,同时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找到解决的原因。同时对于班级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班主任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提出,班主任给予表扬和奖励。采用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实现了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显著提高。例如:班主任在班级中举办了“班级小标兵”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班级中讨论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目标,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同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纸上写出最近班级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生书写完毕后,交予班主任,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采用不记名的方式,班主任根据学生书写的内容进行整理,班主任整理后在班级中读出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班主任引导学生讨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班级中学生的优点,并举例说出,同时班主任对于班级中“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信守承诺”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引导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班主任同时在班级中放置一个“好人好事”本,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发现了他人的优点及做的好事,让学生记录在本上。班主任定期查看后在班会中给予学生奖励,借助这样的主题活动,为班级中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关注学生动态发展,落实人本理念及工作效率
        受传统观念、教育方式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也会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德育素养的外在表现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易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班主任在进行的德育工作的管理时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态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精准、高效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并通过不同的特点区别管理,强化德育工作的力度。例如:班主任在班级中通过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后,在班级中创建了微信群或网络家访、引导学生借助这一有效的交流平台,来了解学生的校外动态,家庭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等。班主任借助这一途径来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同时班主任还与学生构建了一个“私人的聊天室”,使学生将最近在学生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生活中的烦恼等情况向班主任诉说,班主任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以此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力度。借助这种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班主任、家长及学生良好的沟通配合,进而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时,应该积极创新工作开展的方式,优化工作的内容,还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教育引导。教师借助多元化的活动、丰富的德育素材,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李丽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81-82.
[2]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