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朱幸英
[导读] 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

        朱幸英
        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沙坡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无味,小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形式缺乏兴趣,因此这样的课堂质量得不到保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设计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又容易记住学习内容,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游戏化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样新的课改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根据兴趣引入教学,小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教学时应该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教师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做出相应策略。
一、设计游戏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余时间自己能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将被动接纳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效率也能有很大的提高。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书本中的数学公式等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从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例如在讲解“位置与顺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在课堂中可以先让学生看看自己前后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再让他们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写下周围同学的名字,帮助他们了解位置和顺序。然后让他们回答自己在谁的左边,自己在谁的右边,帮助他们深化对前后左右的理解。通过游戏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小学生对这种游戏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中可以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二、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样在生活中也处处隐藏着数学知识。但目前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只是懂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生活中遇到相应问题的时候,不能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用的,应该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到市场买菜的例子,先向同学们展示一元、五元和十元的纸币,将各种蔬菜进行标价,白菜一元一斤,茄子两元一斤,番茄两元一斤,然后问同学们:“老师想买三斤白菜,两斤茄子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例子,能够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还能够认识人民币。

再问学生:“老师有十元钱,买完这些还剩几元钱?给每小组10元钱,可以买些什么菜?写出每种菜买多少斤?”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一下有关减法运算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将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到熟悉,使教学质量也能相应提高。
三、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普遍的特点,并且还没有较强的纪律性,在课堂中很难做到每一分钟都集中注意力,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能会遗漏掉。教师在讲解这样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有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解决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先对一些图形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常见的图形有所了解,其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室中的图形进行认知,然后对解决问题最快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发一朵小红花,经过几轮比赛之后,对得到小红花最多的小组成员发放一些小礼品进行鼓励。只有小组内的每一个组员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使小组的成绩名列前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所提高,通过教师表扬和鼓励能够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有些学生不爱表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一个人躲在一旁看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教师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以温柔的语气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敞开心扉,与其他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刚刚游戏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数学科带给他们的快乐,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思考,独立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给学生发一些带有格子的本子,设置一些图形,例如可以设置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通过查图形所覆盖的方格的数目的时候会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然后可以设置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数值等于1,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为多少,这时学生会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同学独立思考就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查方格个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图形的面积是多少,能够了解图形的面积就是物体所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然后通过独立思考能够了解到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也可以给出一定数量的格子,让学生分组拼图。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通过游戏验证相关的公式,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设计游戏内容,不仅要联系课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将紧张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起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能够激起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能提高效率,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宇晴.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81.
        [2]华锡焱.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0(2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