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
新疆乌苏市哈图布呼镇中心学校
摘要:数学函数建模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初中的教学背景下当前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包括了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要求,而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在大力推进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开展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解决对策
数学函数建模能力的培养除了与学生综合数学运用能力密切相关之外,在当前中考数学的考查过程中,其数学函数建模的考查方向也逐渐向着日常的现实生活推进,同时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对其人才的需求逐渐朝着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而数学函数建模的培养与训练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已经为教学工作者所认可,但是在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具体的教学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
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说,由于初中数学面对中考的压力,其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受到中考的影响以及对于学生中考成绩的功利性追求,对于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尚未提起足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较为稀缺的学校,数学函数建模由于教学投入大,同时与学生的中考成绩相关性较小的因素,部分初中甚至会忽视函数建模教学的开展,而即使是对于有条件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学校,在函数建模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也由于日常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其数学函数建模活动开展效果并不明显。
(二)方式单一
通过调查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当前初中函数建模教学的方式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在其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引入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其应用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课堂教师所应用的讲授法采用教师结合教材讲解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数学函数建模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同时由于函数建模教学过程中学习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函数建模学习之后其学习的成果仍然集中在机械的记忆上,并没有掌握以数学函数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函数建模思维。
(三)缺乏合作
初中函数建模教学的开展虽然集中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但是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其建模的背景与建模成果的展示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教学的过程中,建模教学的开展要注重从复合知识的角度在培养建模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函数建模教学中,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以及教师建模教学角度的片面,导致在当前建模只集中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缺乏学科之间的合作,同时没有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
二、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思想教学改进措施
(一)强化建模意识
建模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对于数学函数建模正确的认识,面对部分教学的开展建模教学时的畏难心态,教师要从科学的意识到建模并不是抽象的飘渺的知识体系,而是科学化的数学函数学习方法。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其建模学习效果的提高除了要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外也要在学生内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建模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通过建模学习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讲解使学生明确数学函数建模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建模的学习。
其函数建模思想的培养可以通过日常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从而提高建模意识,对于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公式与理论,教师可以利用建模的方式开展数学函数知识教学,在减轻学生建模学习压力的同时使得学生在日常数学函数知识学习中加深对于数学函数建模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和数学问题解决的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知识储备
想要有效建模需要对实际的原型有着足够的了解,明确其存在的特征。只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对实际问题的简化,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初中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由于初中生本身的特点,导致其对于部分的实际问题在理解上极为模糊,无法达成对实际问题上的有效简化,并将知识抽象为模型。因此,教师需要尽最大可能的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的进行相关的社会活动,亲自经历事情的发展,实现对相关资料的获取,从而逐渐加强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也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为关注社会的发展。但是,初中生主要学习间接知识,无法对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亲身的体验。所以,教师要尽量通过语言、图片等多种手段将实际问题的背景有效表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初中生的生活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的函数建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对于传统讲授法这种学生被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其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融合以提升函数建模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函数建模教学来说,课堂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为启发式,以实际的问题为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解答的引导思想数学模型构建的同时激发学生在建模学习中的自主思考。但是在启发式教方法的使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与构建的数学模型都要符合当前学生的数学水平与学生能力,利用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推进函数建模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在数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的不同选择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在函数建模教学中的实践性与参与感。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建模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稍有偏差的函数建模思路要注重柔性的梳理,避免直接的否定以增强学生的函数建模自信心与学习热情。
(三)积累建模素材
建模素材的积累不只局限于数学的公式与定义,就数学建模来说,其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对于生活化的问题以及跨学科的知识,数学函数建模都可以通过数学语言的二次转换实现高效建模的同时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积累建模素材的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好数学教材的作用,通过对于教材内建模素材的积累,在数学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函数建模思想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建模思维的同时锻炼其建模能力。其次在建模素材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素材与跨学科素材的积累,通过对于实际生活化问题数学模型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函数建模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函数建模的趣味性。
对于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教学来说,面对当前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重视不足,方式单一,缺乏合作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函数建模意识的强化,函数建模方法的创新与函数建模素材的积累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初中数学函数建模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函数建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娥.刍议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11):51.
[2]付翠,郭子鹏.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渗透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J].时代教育,2016,(1):237-238.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