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秀丽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绘本教学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模仿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需要美术教师合理利用该教学方法。本文对在小学美术课堂利用绘本教学的可行性概述,讨论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希望可以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绘本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倡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相较于语文、数学等课程,小学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绘本中含有内容丰富的图片,同时还有精彩的文字描述,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将其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需要广大美术教师合理利用绘本展开美术教学。
一、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普遍利用电子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利用在小学美术的绘本在教学中。但是,部分学校把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于语文、数学等科目上,对小学美术教学不够重视,也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教学资源急需完善。
2.儿童绘本的教学过程较复杂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按照绘本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即可。但是,小学美术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深入挖掘绘本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会变得较为复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能力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提升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1.结合经典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进行对绘本的有效运用,需要积极结合各种经典的绘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引导学生愉快进行学习探究,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培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根据绘画技巧的各种样式,搜集一些国内外著名作家和画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绘本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熟悉其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提高学生对美术绘画技巧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发掘作品的主要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其中绘画的落笔、基调进行研究,学习其中的简洁而醒目的构图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并通过其中故事的寓言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2.组织美术活动,提高绘本创作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各种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绘本创作能力,促进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绘本中图文并茂的精彩画面,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绘本画面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积极开展美术绘画活动,学生可以参照绘本的内容进行创作,促进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有效掌握。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暖色》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让学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其中课本内容了解暖色,开始绘画创作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材,对其中的绘画理念和方式技巧进行充分应用,结合学生的绘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3、利用儿童绘本,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采用新鲜有趣的导入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美术教学的优化。儿童绘本图文并茂,生动的画面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上课的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开展生动的美术活动做好铺垫。这样,才会使美术教学顺利地进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在快乐的节日》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展示课本内容。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节日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内心,他们很快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融入了故事情节之中。有了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既可以获取美术知识,又可以享受学习美术的乐趣。学生欣赏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面。学生们非常积极、主动,作画的态度很认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儿童绘本中往往包含很多小故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教学的导入过程中,如果将其与多媒体教学融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加完美。它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单一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特别的美术氛围,带给学生别样的艺术享受。
4.利用儿童绘本,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样的情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美术学习之中,让学生变得乐学、愿学。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绝不能忽视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利用各种方式创设不同的情境,点燃学生的美术热情。我认为,儿童绘本的使用就是一个捷径。
比如在学习《有趣的字母牌》一课的时候,我就利用了绘本开展美术教学。虽然绘本中内容简单,但是学生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也读懂了绘本中各种色彩的喜怒哀乐。此时,在学生的眼里,字母不再是单纯的字母,而是具有灵感、可以表达人们情感的一种途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快掌握了用字母表达心情的方法,各种字母组合起来,变得鲜活起来,较之以前直接讲述字母的传统方式,后者的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5.利用儿童绘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儿童绘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它与小学美术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不过,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绘本中的图片上,还要关注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关注每一部绘本中所包含的内涵。教师在展示绘本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读画,还要让学生会用手中的画笔描述出其中的故事,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在美术课堂上享受一场视听结合的盛宴。
比如在学习《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一课的时候,我利用绘本作为教学的载体。首先,我将没有文字注释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依靠视觉感受来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接着,我为学生阅读里面的故事情节,并且让学生闭上眼睛,将刚才看见的画面在脑海中重现一遍。虽然绘本中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是经过学生的想象、加工,也会出现精彩纷呈的情景。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描绘自己特别的一天,画出自己一天的故事。就这样,学生通过绘本画故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出满意的作品。
总之,在强调素质教育今天,美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儿童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资源,让它成为美术教学的得力助手,努力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琪.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
[2]王红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本的作用及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