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江苏省 常州市 213200
摘要: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它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并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使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与之紧密相关。在这个时代,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自然地迎来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小学音乐课堂再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本文对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有效的融合策略,以帮助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师优化教学效率。
关键字: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应用已蓬勃进入音乐课堂教学。教学知识的技术更新和替换,以及多媒体时代的资源共享,都对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和无尽的乐趣。以下我们来谈谈一些老师的经历:
1.建立小学音乐教学资源数据库
一个高级数据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程和在线学习,并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许多音乐老师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但是他们经常会因缺乏优秀的音乐教学资源而受到限制。当老师们忙于日常教学、行政事务和各种检查时,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开发和建立教学资源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在Internet上搜索大量与教学有关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通常是零散的并且质量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迫切需要一个高级、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库。同时,随着当今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逐步建立专业的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在线数据库,在平台上推广优秀的教学课件,进行音乐教学。如面向教师的MOOC微型教学方法,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视频,并为教师建立了在线教学经验交流平台。
2.情境融合以激发兴趣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借助“情感”,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利用集成了声音、灯光、颜色和阴影的多媒体方法的优势,教师可以设计特定,活泼和生动的审美情境。
例如,在“中国少先队歌曲”课程中,每周一早上通过升旗仪式介绍了“中国少先队歌曲”的含义,而教师则对“中国少先队歌曲”进行不断扩展。“这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音乐,它表达了新社会中轻年开拓者的主题。”首先,老师告诉学生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并通过故事讲解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听这首歌,而不是听《共产主义少年团歌曲》,学生们立即感受到中国人民在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方面的执着、无畏的精神,在表达歌曲的同时,也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树立了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创建异想天开的事物。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使音乐表演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从而为小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平台和机会。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愿意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是学生德育创新的基础。其次,教师应促进信息技术与音乐的融合,调整音乐教室的氛围,鼓励小学生放松身心,致力于音乐创作,让小学生尽最大努力创作音乐。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和音乐活动的巧妙融合还可以促进对小学生不同感觉通道的刺激,并丰富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学习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生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灵感。例如,当老师在教“大海啊,故乡”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
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大海”场景自由创建笔记,老师可以找到一些学生,在创作歌曲后,带领学生填写大海和故乡的旋律,以激发每个小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可以培养对创作的兴趣,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的旋律,然后老师将介绍歌曲,带领学生自己唱歌,分组唱歌和分组比赛唱歌。实现课堂情况的多样化。这样,教师发现音乐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放松,从而使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创作。
4.辅助音乐理解分析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对音乐有一般的了解,但他们不能只是听音乐和唱歌。学习音乐的学生也需要理解和分析。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理解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学习音乐的技能。学生希望在此阶段学习得更好,并且某些方法和技能也不会忘记。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例如,当教学生学习“茉莉花”的一部分时,这首歌具有流行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充分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速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知识。教师还可以随机要求学生在教学时唱歌,并鼓励他们主动歌唱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会更喜欢这个学科,自然会学得更好,他们也能体验到音乐的乐趣。老师认为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课,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对他们的教学任务做一个很好的测试。提高教学质量也是让学生喜欢这一学科的一种方式。信息技术已经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5.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从音乐教育的内涵来看,它表现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其很大一部分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但是,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信息技术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自觉地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风格的培养,以确保他们的教学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例如,当老师教歌曲“大海啊,故乡”时,老师使用信息技术将静态转化为动态。首先,信息技术课件被用来播放优美而富丽的音乐和优美的海洋景色。学生对海洋有一个粗糙的印象,这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本课的好奇心,并动员了他们的视听器官。这时,在班上学生的心中,他不再在教室里,而是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海洋世界的壮丽景色令他赞誉不已,这为学生们带来了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
6.建立一个翻转的音乐课堂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建立翻转课堂。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当老师带领学生唱歌《美丽的夏日牧场》时,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记录到一个微型课程中,并将相应的图片和音乐进行匹配。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型课程来预览歌曲;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相应的教学进度,并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微型课程,重点是演示和演唱他们在预览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掌握这首歌;课后,老师可以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型班,练习唱歌,并体验歌曲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获得情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音乐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杨.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0):197-198.
[2]李芸.教育信息化下的小学唱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4):180.
[3]王梦迪.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