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翁玉玲
[导读] 随着音乐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
        翁玉玲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音乐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情感体验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的发展为当代教学提供了多种方法和媒介,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样需要利用“互联网+”来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力,适度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 :小学音乐;“互联网+”;信息化课堂
        1.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课比其他专业课更有趣,但学生普遍害怕音乐欣赏。很多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说话,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播放有趣的音乐视频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一节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什么是声音,什么是周围的声音?因此,笔者通过网络找到并准备了一些有声材料,让学生听这些声音,猜测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对于这样一个小游戏,学生们充满了兴趣。作者分别准备了鸟鸣、雨声、海浪声、书写的沙沙声等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学生们可以马上猜出鸟鸣让人高兴,雨声让人安静,海浪声让人觉得凉爽,文字声让人紧张。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这些声音的感受。笔者告诉学生,这就是声音,它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也许是快乐,也许是悲伤。希望大家能认真感受每一段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一起走进音乐教室。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都音乐课堂往往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无法确切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课堂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情境中展现自我。因此,笔者个人利用教室多媒体给学生布置了音乐表演任务。
        例如,在学习《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声音演奏会的情境,需要学生利用身边有限的物品模仿演奏出富有节奏的不同声音。笔者给学生们准备了纸壳、瓷杯、铁筷子、笔、易拉罐等物品,接着进行了一个示范:当多媒体当响起叮叮叮的声音,笔者用铁筷在瓷杯上敲击,发出了叮叮叮的声响。接下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声音实验,将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悦耳的声音,在“音乐会”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创作,虽然创造出的声音可能并不悦耳,但是这让他们感受到声音的魔力,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见,利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为教学提供便利,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音乐鉴赏本身是一件需要长久积累和研究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不是让学生拥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而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音乐能够表达的情感和人们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最熟悉和感兴趣的音乐开始,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对于课本上各个门类音乐的鉴赏上来。


        4.信息化音乐教学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信息化音乐教学资源应用的优势,加强信息化音乐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4.1音乐编辑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想要让学生更加详细、深入的理解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展开音乐编辑教学,即将音乐进行拆分讲解。而为了更好的提高音乐编辑教学质量,教师就可以加强对音频编辑软件的应用。音频编辑软件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掌握的软件,利用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对多种音乐格式进行转换,其具有复制、粘贴、重复、剪辑等功能,这样更有利于《山村来了售货员》这一音乐作品的编辑教学。
        4.2歌唱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山村来了售货员》这首音乐作品如果仅仅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那么学生在掌握节奏、音调方面则会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就需要加强对信息化音乐教学资源的应用,比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动伴奏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多元的音乐情境中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进而更加快速、深刻的掌握音乐作品。
        4.3创造教学
        在音乐课中,音乐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制谱软件进行填词、创作。在學生学会歌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欣赏歌曲,鉴赏的同时还可对歌曲进行改编、重新填词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且课堂氛围也十分轻松、愉快,这更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整体质量。
        4.4识谱教学
        比较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很大程度上更偏向于欣赏课,或者是教师会教学生唱歌之类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兴起,小学音乐教育领域才慢慢的被提上了日程,成为了小学生学习生涯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学生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也不认识简谱更甚至是五线谱。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音乐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学。
        4.5在教学互动上充分调动积极性,参与课堂表达自我
        在音乐欣赏课中,安静的聆听音乐非常重要,但是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不是安静的。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学互动依然非常重要,学生在音乐中怎么听、听到了什么、听完有什么感受,这些教师都需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活动等来获得回馈信息。教师需要多角度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聆听音乐开始学生就有着积极的聆听心态,再從一些教师设计的小环节中来参与课堂表达自我。《课标》中明确指出高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之后描述音乐的情绪,那么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听所想来进行简单的分享与讨论,还可以进行学科的融合将能想到的画面场景进行简单描绘等,或者选用合适的伴奏乐器形成有效互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音乐。
        5.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给音乐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音频材料,创设课堂情境,为小学音乐课堂增添了多样化色彩。“互联网+”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个体认知理论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构建[J].戏剧之家,2018(21):198.
        [2]李征.论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