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亚
陕西省彬州市永乐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上逐渐加强了重视,这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其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趣味化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构建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展开研究,并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方法策略
学生用心学习一项课程的最大动力基础便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是否具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开展艺术类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责任不单单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及技巧,更要使学生真正爱上美术,唤醒学生内容的美术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工作不应当仅仅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讲解,更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切实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懂得如何欣赏发现及欣赏美好的事物,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意识,增强其学科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趣味化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其内在的价值。
一、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是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及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活动则是为今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最好的教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激发学生美术潜力,不断充实学生的各项感官,使其能够切实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美术教学工作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调动自身视觉及听觉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两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结合现阶段小学生实际身心特点及学习需求开展趣味化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其自身应当切实意识到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艺术家,而教师则应当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扩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艺术细胞,打开学生的思维意识大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其首先应当摒弃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其内心情感需求,从学生情感意识上出发,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动力,并充分结合实际美术教材,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活动。趣味化教学模式其重要目的便是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通过欣赏、练习、分析、总结、积累等方式不断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
二、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趣味知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是与身俱来的一种心理特点,基于学生的这种身心特点,若想切实使学生能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就必须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趣味化的改良,进而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身心需求及身心发展规律。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切实意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意义,结合课堂知识导入环节着手,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阶段便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泥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对这一手工技巧具有全面的认知及理解,激发学生参与泥塑手工的兴趣及动力,教师便可以利用趣味知识导入的形式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种名家的泥塑著作,并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内涵与意义,使学生能够对这类美术作品具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亲自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教学,为学生制作出生动形象的泥塑作品,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实际学习状态当中,并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充满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地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趣味故事讲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很多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含义,甚至这些故事内容比这些作品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更为开放性的教学思维,不断对美术作品进行扩展和延伸,而不仅仅是单纯地组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由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热爱故事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断为学生扩展美术知识视野,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理解更为透彻,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及认知,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故事讲述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启发,使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美术潜能,利用美术作品的形式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切实地展现出来。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动物的绘画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创作前的启发工作,比如为学生讲述一则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能够将自身真实的想法有效地融合到实际作品当中。
(三)趣味课堂表演,完善趣味教学模式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尝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美术知识授课,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能仅仅将美术创作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理论教学层面上,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美术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实际趣味化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具有全面的了解及掌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唤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利用表演的形式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应当切实挖掘教材中的表演因素,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堂表演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更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为自己设计一款美丽的瓢虫服装,并在学生设计结束以后披上衣服扮演瓢虫开展表演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美术创作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使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创作过程中,并在制作环节充分融入自身的想象力,保证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再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根据学生自作面具的外观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在讲台上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作出一定的改善,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有效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古丽娜尔·图尔荪.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规律探索[J].中外交流,2018,(4):278-279.
[2]樊萍.浅析趣味性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5):204.
[3]涂长鑫.趣味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3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