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黄艳
[导读]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艳
        泗洪明德学校
        摘要: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学生具备了优秀的英语核心素养,就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好更快的达到既定的目标,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能更好的在英语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慢慢提升自己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是以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为基础,从情境创造、悬念设置、任务设置这三个方面去探讨分析如何能更好的提升初中学段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现状;策略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理解和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应该注重借助情境,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对此,我们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应懂得利用英语学科的优势资源,调整英语课的教学设计。“文化品格”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素养之一,因为文化品格承载着我们用来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国外的文化,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包含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教师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对此,笔者主要对核心素养中的四种能力展开分析。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简言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一)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对他们能力的培养
        教师和家长虽然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常常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借此将他们培养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人。
        (二)重视课堂教学,缺乏课外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重视课堂教学45分钟,很少涉及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以至于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降低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三)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与学生缺少互动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多数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缺少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一)情境创造,在沟通中拔高口语表述能力
        语言的表述是最基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口语表述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优秀而流畅的英语口语语感,也可以让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交流习惯。但是英语相对汉语来说,是我们接触的除母语外的第二种日常用语,由于缺乏英语口语的对话环境,英语的的口语学习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口语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对话环境来进行英语口语的对话交流,让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有效得到提升。
        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环境的设置,想要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去创造符合内容的具体交流环境,去帮助学生快捷且有效的去融入口语对话环境。

例如,在学习有关交友交际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教室多媒体的手段去创造相对应的对话环境,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课文对话情节、英语口语交际的对话视频,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应用,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体验,采取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效果让学生切身体会交友交际中的英语口语对话技巧,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口语对话交流的环境,也能够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让学生对这种英语口语交际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从被动的让我去学转变为自己主动去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课本的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述能力。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活动过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展开相对应的口语交流活动。
        毋庸置疑的是,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是离不开听读写这三个方面的,但不能忽视说这一重点内容,不能忽略口语表述能力的培养。
        (二)悬念设置,在解惑中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在开始教学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课程之前,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去翻阅注释课文中的重点单词,熟悉了解课文中的已知词汇,短语语句和文中的基本语法,除此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想要学生能够优秀独立的完成这一点,教师需要做到的是去结合阅读内容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能对所要学习的课文有初步的兴趣,让学生想去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了过后,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课文文本分析能力。
        通过设置悬念的教学方式去展开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授某一篇课文时,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是当这个问题被提出来后,大多数学生都想不出来答案,都觉得它很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某一假设答案,让学生去讨论思考这一答案是否准确,在学生们纷纷思考过后,大家仍然是一头雾水,接下来就进一步的提示,这个提示可以让同学们精确到某一段落去思考,然后学生再带着答案去仔细分析探讨。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去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看文章,通过不停的分析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宽了学生的学习宽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意识到,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的阅读能力并不仅仅是依靠一味地讲解,平铺直叙的为学生讲解英语文本阅读,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会去设置悬念,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才是培养阅读素养的关键技巧。
        (三)设置任务,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的协作,是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团队合作要求学生可以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共同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在合作过程中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去创造设计活动过程的任务,去指导学生在和同学们的合作过程中达到你要求的任务目标和结果,去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协作能力。
        教师在讲授初中英语的课文之前,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各个小组制定一个合作目标,让学生们根据选定和分配的任务目标去深入的探讨学习。任务可以安排为收集资料、梳理文章的脉络、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所安排的任务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的大意有一个大致的掌握,能够使学生在少量时间里做到对课文的内容深入分析和探讨。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创建,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布置的任务,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水平应该提高到可以灵活运用的高度,所谓灵活运用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教师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敏.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数码设计,2017,6(10):217-218.
        [2]陈恺.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7+8.
        [3]周奕君.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