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代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 聂廷辉
[导读] 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聂廷辉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校  400700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接轨。另一方面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与发展。但在新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成为了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的新使命。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给出了巧用应用生活资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注重问题探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媒体导入科学教学,刺激学生多重感官;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四个策略,希望更多的小学科学教师能够参考这些策略,立足教学实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更优质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获得。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相关案例;质量提高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小学科学教师意识到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在为之不断的努力,整体来说,有所改变,有所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参与科学实验的热情不高,实验能力、问题探究等多项能力不够高,科学素养不够高……再加上新时代下新的教学要求的提出,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压力满满的状态,所以,如何从这一尴尬的教学状态中转变出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更多有效、科学策略的落实和实践,为此,本人在研读了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一、巧用应用生活资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科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和掌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而且在新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教材内容也有所更改和变化,更加倾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让学生看到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也是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就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诉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有效的融入更多的生活资源和素材,通过涵盖科学知识的生活化现象的展示,生活化问题的提出,生活化作业的布置等活动来更好的拉近学生与所学科学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科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塑料”这一知识点时,就导入了生活资源,即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塑料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市容、威胁海洋生物等系列照片和小视频,通过动态的视频生活情境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塑料污染的可怕,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体验畅所欲言,之后我从学生的回答入手开始引导和点播学生,学生充满兴趣,积极参与,拉近了所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获得了不错的科学教学效果。
        二、注重问题探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问题探究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今天也拥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实际展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时,加强对问题探究的重视程度,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意识的为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循序渐进性、启发性、引导性,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而且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得自身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等多项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于学生获得更好的科学学习效果,实现更全面、多元、个性的成长,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无疑是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并做到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例如,我在教学“保护眼睛”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提出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我们的眼睛结构是怎样的?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眼睛?如果不保护眼睛会有哪些危害?那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需要怎么做……这样几个问题的提出,既让学生对“保护眼睛”的内容有了更好的认识,也意识到了保护眼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实现了德智并育,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媒体导入科学教学,刺激学生多重感官
        新时代的今天是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爱,ppt、微课、微信、公众号、班班通等媒体软件和技术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能够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得到更好的刺激,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优质的科学学习效果,通过比较轻松的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媒体资源和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科学、合理、恰当、适宜,切勿将小学科学课上成是多媒体展示课,而且要做到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另外,要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学习、应用程度,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实现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为其获得更优质的科学学习效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一内容时,就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了食物在身体内是怎样旅行的,让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具体看了看食物是在自己的肚子里是怎么被消化吸收的,需要的一系列流程和过程,这样一来,通过动画的有效展示,让学生看到了食物在体内旅行的神秘,对其中涉及到的器官和消化吸收过程也有了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意识到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说让学生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一内容达到了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
        四、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不同,科学是一门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学科,很多科学知识、道理的由来都离不开具体的实验,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小实验来学习知识,验证知识也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加强对科学小实验的重视程度,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展开实验教学,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去自主展开科学小实验,对学生多一点鼓励、支持、引导和帮助,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实验探究、科学学习等多项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实现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水到哪里去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水的蒸发、融化等有了更好的了解,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就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简单又有趣的实验,如把学生带到阳光下,让他们在自己的小手上滴一滴水,并仔细观察一下水到哪里去了,又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准备家里常用的食盐、味精、面粉、沙子等物品,在上课的过程中,让他们将水与这些物品混合在一起,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观察一下水到哪里去了……这样趣味化实验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更好的认识,整个学习氛围欢乐、轻松,实现了高质教学。
        总的来说,立足实际,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落到实处,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几个简单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够实现的,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完善,给出的四个策略是经过个人实践、总结、分析,认为比较实用、可行、有效的四个策略。日后,在展开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时,还会继续探究、分析、研究此问题,继续为更优质科学学习效果的获得,学生的综合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彦美. 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106-109.
        [2]魏文杰. 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3]袁优红.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4]陈煜晴.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 000(00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