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君
湖南省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423000
摘要:当前教育以生活化为导向的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和特殊的教育需要,培智学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教学,通过在学校学习增加了他们独立生活的机会。作者将根据我自己的教育经验进一步讨论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希望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培智。
关键字:培智学校;生活化教学
近年来,我国对智障学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智障儿童学校。智障学生不同于普通儿童。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更多的照顾。因此,培智学校的教育有其独特性。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视野的一部分,同时,它已在培智教育中得到高度重视,并着重于以教育为重点的学生的以生命为导向的学习。培养培智学生的自我保健技能和社交适应能力,并帮助智之养成发展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培智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面向生活的教学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培智教育与生活的和解。作者简要分析了当前智力教育阶段的不足,并提出实施智力教育的几项建议。
一、以生活为导向的学校的背景
1.生活
生活是一个普遍而复杂的概念,每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理解生活。简而言之,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或者是所有日常活动和人类生活经验的总和。这应该包括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包括人们在生活帮助下形成的感知和理性认知,以及各种思想和感觉。可以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生命”的时空中。
2.生活训练
生活是发生所有教学现象,所有物质的来源以及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广阔空间的地方。生命教学以生活为基础,将教学活动融入现实生活,使学生摆脱抽象和虚拟的教科书的束缚,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和过程,从而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创造的现实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教学的欲望,将其作为生活的主体,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变为学生作为内在生活的需要,从而自发地,积极地学习知识和发展心情。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学习生活,从而获得重要的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观念要求强调教材,过程统一,结论统一和技术培训,并将学习范围从简单的教室扩展到各种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交流等等。在培智学校中,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是一种基于智障儿童身心发育特征的教学活动。尝试在生活中应用抽象知识,以便在不偏离生活路径的情况下,将教学更有效地融入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通过创造情况,促进学习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学习生活并为将来顺利融入正常人的社会群体提供必要的保证,来发展智障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学校生活教学策略
1.树立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面向未来的智力教育教学是其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与生活有关的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培智教育的重要性,并因此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作者认为,终身学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由于身体缺陷,未接受过心理训练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机会很差。受过心理训练的学生的教育注重独立生活技能;口语和认知能力;社会和人格发展技能;专业的休闲和娱乐技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培智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培智教育应强调实用性,为学生进入社会和将来迅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由于教育学生的智力缺陷,他们的思维通常是直觉的,接受抽象主题的能力很弱。这也要求培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开始,以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平常事物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牢记在生活中发展培智和教育,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学习的重要性。
2.生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让我们先谈谈培训的内容。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培智教育,意味着使用在培智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用的知识,以及可以帮助培智学生发展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能力的事物作为课程。这对教师的教育并不陌生。我们提供的课程(例如生活的语言,生活的数学,生活的应用等)的起点是面向生命的教学,但我们不能将此教学内容视作对学生严格的教科书。我们应该考虑聪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展示这种教学内容。老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未来生活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该内容的体验。其次,它是一种面向生活的教学环境,也可以说是一种面向生活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已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但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生活技能,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第一步是创造一个逼真的环境,使教学环境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与生活语言课程一样,生活语言主要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听,说,读,和写技能。因此,通过讲授生活语言,我们还可以创建几种以生活为导向的情境,以便学生实际上可以将他们提升到特定的境况。在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听和说之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可以在更现实的情况下交流思想和感受,使孩子感到教学就是生活。另外,学校需要改变教学环境,首先是培植学校课程的设置。我们应该在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中尽可能地组织教学,使学生适应教学社会,增加他们的自主权。
3.情境教学法
智障儿童的生活经历特别差。在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生活,专注于生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并通过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未来的学习做出贡献。教学应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景开发相结合,儿童教学应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并将书中描述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可以看到和触摸的现实情景。在儿童生活和教育材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例如,向智力残疾的中产阶级学生讲授“整整一个小时”的知识可以在教学开始时确定问题:“我们从九点开始上课,每个人都在看时钟,是九点钟吗?“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顺时针指出自己的起床时间,上学时间,午餐和睡眠。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具有生活经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更灵活地使用知识。
4.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每个智障儿童能够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生活质量,个性化教育至关重要。个性化教学是通过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进行的教学策略和设计。每个智障儿童的上学经历,成长环境和发育特征都不同。为了真正实现以生活为导向的学习,我们应该解决智障学生的差异和特殊的个体发展需求,并要求个性化,并教授以生命为导向的重要联系。为了设定正确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内容并使用最佳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每位智障学生的潜力,改善生活机会,改善身心健康。
例如,在用生活语言讲授“学校语言”课程时,可以明确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或她上学时所见所闻。残疾程度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不同的要求,尤其是智力严重残疾的学生。您也可以借此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简而言之,只有努力探索教科书的生活因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才能使智障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培智学校目前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转移,与生活没有紧密联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过于理论化。对于急需适应社会生活的特殊学生,他们仍然难以适应。在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中,学生应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计划有趣且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寻求社会参与并实施教育 ,用爱和科学进行教学,利用智慧和爱让特殊的学生学会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春艳. 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J]. 中国特殊教育,2012(03):28-32.
[2]钟鸣. 培智高年级生活化教学的成效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36-37.
[3]卢欣莉. 浅析培智学校的生活化教学[J]. 亚太教育,2015(1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