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思想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黄思思
[导读] 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新型教学结构

        黄思思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  554100
        摘要: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新型教学结构,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基础课程改革要求的举措。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应及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转而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新课导入、情境创设和难点突破等诸多环节,以增强学校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兴趣爱好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人们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中,追赶时代的潮流。在此基础上,教育者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来,以期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
        一、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的重要性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作用于学生,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中小学自然不例外,而且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服务于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教育最主要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导作用,进行互动式教学,力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多媒体已经被逐渐融入到了教学工作中。相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多媒体的学习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引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有老师在讲,显的枯燥无味,没有能够用心去体会,去了解。
        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形式难以超越的优势,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实际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的集中精力,融入课堂教学中。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的进步,如今的学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使课堂教学有了巨大的改观,信息技术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呈现出来,使教学充满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信息技术能够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其更好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带动课堂氛围
        任何阶段的学生对我们来说都属于孩子,因此非常的活泼、好动、爱玩,课堂上的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尤其是刚开始教学时,学生很难迅速进入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尊重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教学内容。
        此时,在众多教学形式中,微课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到学习这件事情上,使之达到一个较好的听课的状态,不仅能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转变和优化,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其次,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包括音像、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类资源,也包括QQ、博客、电子书包等支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变换交替使用,教学效果肯定会较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电子书包等媒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如果教师能够调整角度,那么将会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改变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探究式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利用PPT、思维导图等软件进行知识建构与分析。
        三、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理解的教学形式,一面是信息技术的融合,一面是情境教学的加入,形成一种卧龙凤雏形式的教学。深度学习的起点是思维动机的诱发,因为没有思维动机的学生是不会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讨论与探究之中的。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思维引导也就无从推进了。而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影响学生思维动机诱发的重要因素。设定符合学生视觉与听觉体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融入教学情境。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引导过程中获取直观性的信息,而且还能强化对学生大脑中枢的刺激,诱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加速学生的思维运转速度。
        总的来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教学行为与活动,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更加顺利,更加形式多样,更能收获较好的活动效果,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莉娟.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D].西华师范大学,2019.
        [2]陈睿勤. 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吸纳的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