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教学的高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 赵明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知识大部分与学生的周遭世界和政治生活息息相关,

        赵明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中学     5653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知识大部分与学生的周遭世界和政治生活息息相关,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习了本学科的知识之后,能够帮助学生习得一定的学习能力、选择与预判能力,能够帮学生形成正确的有关国家、社会、文化、道德等的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与成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对课本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紧紧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教学的高效结合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教学的高效结合是指在展开本课程的教学时教师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序开展,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本文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教学的高效结合展开讨论,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观察父母参与社会实践或者亲自参与到一些社会事件当中,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运转之中。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个科目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就是将社会中学生见到过参与过的社会实践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阐述,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结合生活经验将之加以深刻的理解,既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
        例如,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这一课内容的讲解时,本节课包括两个板块,分别是坚持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新中国,确立了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人民富起来奠定了基础,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中国正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的成果学生作为亲历者有目共睹,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改革开放以来周遭生活的变化与人民生活的变迁,在课堂之中进行结果交流,以便学生能够对改革开放坚定信心,充满决心,对这一项伟大政策有更深刻的体会。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增加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对教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效果帮助也很显著。
        二、引发学生对课本的思考
        思考是学习升华的必经环节。在学生没有对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时,可能不能理解某些社会政策的施行意义,不能理解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从国家落地的惠民政策之中准确感知国家走向,体味时代的脉搏。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时,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政策的落地成效与民意反馈结合起来对比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本知识进一步的思考。当学生经过思考,透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掌握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教师在讲解“创新驱动发展”一节课时,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述了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进行本节课的讲解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明白不仅局限于科技领域,国家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创新,知识的创新可以促进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诞生,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加,而制度领域的创新,更是能催生公序良俗的产生,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结合近几年来国家在多个领域取得的傲人的科学技术成果,例如先进的5G技术的研发以及天问一号的发射升空,以及国家在政治政策领域的多项改革,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学生村官科技扶贫政策,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点点滴滴的努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由于对国家的历史较为感兴趣,或者曾经受惠于国家某项具体的政策方针,或者曾经亲身体会过日益强大的国家对于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的庇护,因而部分学生会较容易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鼓励学生用生活化的眼光看待初中道德与法治所教授的知识,从生活化的角度体味初中道德与法治所涵盖的内容,这样将有利于学生自身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会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追求民主价值”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一次接触到“民主”这个词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我们的民主与西方所谓的“民主”并不相同,我们的民主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的当家作主,主要表现就在于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代表的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和一切所应该履行的义务,通过结合时事政治的讲解、剖析以及回顾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既不必人云亦云,也不必非要以别人的标准来规束自己。作为一个一度贫弱的大国,中国在历史上留下了探索民主价值与民主制度的足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头,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实践之中始终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前提而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开创了一种独属于我们的特色。教师在进行本节课内容的讲解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有效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对比百年来我国曾经经历的政治制度以及每种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民主化程度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内容就是来源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之中,本阶段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了解,将帮助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的认同,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明确的认知。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日益生活化,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本的深度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显玲.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
        [2]郑子春.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3]王明亮.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