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俞辉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俞辉
        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3504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微课作为其典型代表,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变革性作用,而不仅仅是颠覆传统课堂。在课堂中引入了新的教学形式,建立了以师生为主体的教学信息生态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这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初中的生物学主题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他探索生活的秘密,并且非常有趣。但是,由于初中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并且用肉眼无法观察到许多事情,因此学生将面临更大的理解困难,这将影响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微课可以通过演示微观世界来直观地呈现抽象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加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并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教授“植物细胞”时,学生不能用肉眼观察植物细胞,原则上学校也不允许所有学生在显微镜下严密观察植物细胞。教师可以使用显微镜在微课堂上演示洋葱细胞观察的过程,并让学生学习生产透明样品的方法。微课堂中可以在显微镜下显示洋葱表皮细胞的状况,学生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黄瓜表皮细胞和橙皮细胞的状况。当学生真正看到这些小细胞时,就会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并对未来的生物学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识尽管高中高中的生物知识与真实的学生生活非常接近,但让学生更难于实际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这是因为大多数初中生缺乏生物学基础,并且他们的生物学知识有限。微课堂的使用可以详细解释重要和困难的知识,并且可以将微型课堂与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上述“植物细胞”教学中,如果学生无法亲自去实验室观察植物细胞实验,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堂演示实验过程。幻灯片副本的生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它确定了进一步的监视结果。因此,教师可以在微教室中演示制作过程,以便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并奠定学生学习的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学微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制度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初中生来说,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正在使用更多的互联网资源。因此,学生不仅可以从传统教室中获得知识,还可以从在线渠道中获得知识。为了改善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现代化,并通过在初生物学课中增加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创建微课程时,教师需要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它们。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并能够灵活地调整适当的软件以形成微型课程。同时,教师还必须能够整合资源,在线整合教科书,课外指南和相关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然后使它们成为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最简单的方法。只有学生接受并理解微课内容,才能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需要与教师教学积极合作,多样化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学生必须立即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建议,并尽量避免在课堂上留下疑问。放学之前和放学后,学生可以使用父母的手机,计算机等来使用微课程来复习和修改他们的学习和弥补自己的弱点。只有不断鼓励自己深入学习,学生才能继续取得真正的进步。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堂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只有师生的协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微课堂在初中生物课中的应用
        (一)善用微课,并提前帮助学生完成预习
        学前微型讲座是鼓励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好工具。这也是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教学的第一步。

在设计复习微课程时,教师应牢牢把握核心课程内容,努力做到理性和有效,并以娱乐性为载体,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并为上课做准备。
        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课程为例。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分析了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点。一种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营养结构。第二是了解生态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第三是了解营养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食物链的概念。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发现上面列出的三个内容点的视频介质,并表达这三个内容点的概念和含义。总结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完成的,随后是一些简单的准备评估问题。微课的视频长8分钟。微课程是通过微型课程平台发布的,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初步观看,并在初步观看后参加内容检测。
        (二)借助课堂上的微课堂来开展教学活动
        微课程是包括教学生如何快速加深他们的知识并完成学习内容的教学。这也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开设微课时,教师还可以查看结果,并根据数据检查学生的一般或个别缺陷,以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注意力。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课程之前,教师在微课堂的幕后教学中,负责收集学生评论结果,包括学生观看视频的持续时间,时间和频率以及最终的评论测试结果。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三个主要方面:第一,生物功能群和生态系统的状态,第二,营养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三,食物链与食物链的本质和差异。因此,基于这三点,教师开发了班级微课程的内容,并根据他们的复习结果设计了针对不同学生的相关问题。在学生完成课堂微课讲座后,作者根据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他们共同讨论问题,组织,讨论,记录和总结共识性结论,最后选择分别表达它们,教师作最后总结,这样学生不仅将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将获得全面的成长。
        (三)课后要善用微课,以加强练习的发展
        课后微课堂是改善微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三个主要任务。首先,有必要在课堂上巩固知识。微课堂教学的优点是可以快速,集中地学习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巩固课后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这是确定学生成绩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过程,也有双向作用。第三,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思想范围。
        因此,在上述课程的课外微课程中,教师首先建立了该课程基础知识的系统基础,这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建设性记忆,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提出和讨论的问题。总结了过程和发现,使学生可以再次回顾课堂过程;同样,教师还增加了生物学家对生态系统和日常行为的一些了解,以保护生态系统并扩大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学生准备了各种难度的练习,以测试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使用微课平台来改进教学评估的内容。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在课堂上复习和进行学生成绩的参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分析学生运动测试数据,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整合学生思想。也可以对学生表达更全面,更科学的教学评估,并且教师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指导,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课程和微课的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要突出微课的互动性、模块化及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理念,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学习情境、交互控制和教学媒体的深度融合。教师也要注重多媒体的插入、动画动效和语音录制功能,让不具有程序设计经验的老师,也能设计出有创意、质量高的交互、测验和学情跟踪的微课课件。
        参考文献:
        [1]李萍.微课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9):107-108.
        [2]李又玲.基于未来课堂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1):32-39.
        [3]苟梦瑶.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及其陈述方法——以初中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为例[J].亚太教育,2015(0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