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云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
摘要:水彩画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意蕴的美术绘画形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教师应积极开发地方性水彩画课程,将其运用在对学生的实际美术教学中,确保对学生进行美术与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水彩画课程;开发与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从这个视角下进行对地方性水彩画课程的积极开发,将能够为学生营造文化与美术教育为一体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有效的地方性水彩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既能强化对美术技巧与方法的掌握,还能深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感悟。
一、坚持本体语言,发扬创新意识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进行对地方水彩画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运用,不必过于追求水彩画的意像与不像,而是应将深层次的文化融入到水彩画中,使得学生所学习到的是蕴含中华优秀文化的水彩艺术。
在进行水彩画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点,即为物质材料、形式语言和精神意蕴,而精神意蕴无疑是决定水彩画文化展现的核心元素。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究地方的民族文化特色,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地方水彩画课程中,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水彩画绘画技巧的有效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美术绘画能力。
与此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水彩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局限学生自身的绘画手法,错误地要求学生按照英国、西欧和各国的绘画形式,这将会使得学生无法绘制出蕴含中华文化的水彩画作品,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水彩画教学的意义。而是应引导学生将文化思想融入到实际的绘画中,运用各种写意的手法进行水彩画创作,进行各种媒体与技巧的变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美术与文化思维,深化自身对于水彩画与文化知识的理解。最后,使得学生们都能够绘制出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的水彩画。
二、寓情于技,形神共观
绘画不是一种单一的美术与文化表现形式,而是一种能够带给人美感与文化感知的表现形式,在开发地方水彩画课程的时候,教师应重视这一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美术教学,确保学生进行中国水彩画学习的有效性。而不是让学生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失去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认可,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后期的素质与美术发展。
因此,各个水彩画美术教师,应开发出具有地方情感特色的水彩画课程,并运用让学生自主创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散自身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深度感知地方中的中华优秀文化情感,陶冶自身的艺术与文化情操,提高自身进行水彩画情感表达与艺术创造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进行实际的中华水彩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水彩画中情感表达方式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中,形成与教师展示的各个地方水彩画作品,如:蓝荫鼎 1958年11月作 高山子民 ,朱定一 1989年作 秋雨等情感共鸣,强化学生自身的文化感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彩画创作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美术创造的信心,形成真正的水彩画与自身思想的统一,积极地为中华优秀水彩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弘扬民族精神,弘扬艺术个性
在进行地方水彩画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以文化导向为出发点,将西方的水彩画与中国艺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开发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教学课程,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学识和视野,使得学生能够朝着更高层次的文化方向良好发展。同时,让学生能够从地方水彩画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涵养,树立正确的美术与文化学习观念,积极且深度地思考有效的艺术创造方式,赋予水彩画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使得水彩画能够朝着民族化的方向有效发展。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的水彩画学习情况,将我国各个优秀的水彩画艺术学家的美术作品,引入到实际的地方水彩画课堂教学之中,拉近学生与水彩画之间的距离,并使得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相关的水彩画历史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强化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之后,使得学生之间能够针对于民族性的水彩画美术作品,进行激励性的美术学习与探究,并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同样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将其不断传承和弘扬下去,将其渗透到实际的水彩画美术创作中,促使中华水彩画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水彩艺术不断传承和弘扬下去,教师应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视角下,开发各种有效的地方水彩画教学课程与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水彩画的美术学习课程中,深刻感悟各个地方蕴含的不同文化思想,提高自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水彩艺术的感知能力,提高自身的水彩艺术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推动中国水彩艺术与文化的发展腾飞。?
参考文献:
[1] 路遥.美术课教学、教研--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及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4).80,79.
[2] 王洪志.谈水彩画的表现技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30-132.
[3]丁宗勋.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中的水彩画实践探索[J].青春岁月.2016,(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