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杨添友
[导读]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杨添友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362300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逐渐与现阶段教育发展相背离。基于这种形势,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唯有构建高效课堂才得以紧跟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展开研究,并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方法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历史知识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因此,若想真正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使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并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就必须采用相应的有效教学手段,首先帮助学生制定有效地学习目标,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其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汲取丰富的历史知识,最后教师还应当利用有效地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为其开展高效的历史教学工作。但是,上述几点策略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这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切实为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扎实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逐渐意识到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一直收效甚微,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是现在教师的教学主流方式,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积极性影响,但是仍有很多教师并不愿意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教师与教学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尤其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而言,由于历史属于副课,在重视程度上远远不及语数外等主课备受重视,因此学生缺乏一定学习动力一直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同时加之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枯燥乏味,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使课堂教学效率直线下降。
        其次,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历史知识以外,更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具体历史教材中,其内容设计知识面十分地广阔,内容丰富,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其中一项目的便是为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时代脉络发展。而现阶段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知识性,忽视对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历史学习兴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并不能充分认清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基于自身的切实想法而设计的,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原则,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对历史教学工作认知偏差的基础上,教学效率自然无法有效地提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偏离学习方向,降低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历史课程经常被称为“最无趣的课程”,同时初中历史的重视程度往往也是最低的。

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若想切实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历史教学效率,其首先便是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切实依据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切实发挥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历史学习效率。其次,根据新课程改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教学方向充分面向于全体学生,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及身心健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多样化的构建系统性历史教学体系,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其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勇于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沟通交流比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互动探究学习环境。最后,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并努力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其中的作用,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转变以往单向性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永远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向,利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方、趣味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并不高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法为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利用丰富有趣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以前便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学所运用,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师的备课、授课环节提供更多的时间,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其具备生动直观等特点同时也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建立融洽民主教学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意识到历史教学是结合学生情感、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因素而开展的授课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互动,若想真正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要求,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情感交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力,使每名学生均能够抱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参与历史课堂的学习,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巧妙地构建每一堂历史课,精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贴合学生的实际喜好需求,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不能仅仅关注学习较好的学生,同样也要对学习中等甚至较差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班级内的每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均能够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这一新时期的影响下,教师应当切实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原则,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奠定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田东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J].文存阅刊,2018,(15):79.
[2]方孝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读写算,2018,(16):177.
[3]卢飞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6):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