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融合下鄂西北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涯规划现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陈建辉
[导读] 摘 要:
        陈建辉
        房县第一中学,湖北  房县  442100
        摘 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利于高中生准确定位自己,利于高中生走向未来社会,当然活动的开展要有一定的原则,符合一定的要求,采取合理的举措。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原则;要求;举措
课题成果:本论文系2020年房县第一中学立项市级规划课题《鄂西北高中生涯教育教学现状研究---以房县第一中学为例》(立项号:2020121)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高考的全面展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也逐步走进了高中校园,如何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大多数高中学校会借助一些相 关的教育机构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内部会组织一些生 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规划自己,本人结合自己开展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来谈几点拙 见: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
        (一)    遵循目的性原则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促进高中生对自己未来就业进行 有效的规划,让高中生精准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 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让学生的学习立足于社会的需求。 制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且拿出 实现各级目标的计划和措施。其活动的开展以培养学生规划 未来的能力为主,帮助他们具备发展性思维,以便适应社会 的发展变化。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 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并针对自己的现状做出合理的规划,以期自己的高中学习生 活能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遵循可控性原则
        遵循可控性原则是指:首先,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的 设计内容要控制在学生自身认知范围之内略有拔高,要遵循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二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设计者要对实施的活动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有足够的可以控制的能力,设计活动时就要有应急处理方案,比如你设计了一个招聘会的活动,你就要提前对招聘 年流程和涉及的各个职位的要求有足够的了解和相应的职场突 发情况的应对方案;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人员、资源等要有可控性,高中学校不同与中职或者高校,它 岩对学生的学业有着明确的要求,所有活动的开展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为第一要务,所以活动就要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不管是参与人员还是资源都要在不影响正常的高中学习的情况下进行。
        (三)    遵循可实施性原则
        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而展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要立足自己学校 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实践活动还是理论研究都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可实施性是一切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比如模拟 法庭,那就要有相似的场所,人员均熟知相应的审判流程,不论是场景还是形式都要有模有样,这样才能给人一种真实感。
        (四)遵循可预见性原则
        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 简单,所有事情的完成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要长,而且在整 个事件的完成过程中总会出现意外情况,如果你担心某种情 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就是有名的“墨菲定律” 的根本内容。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生活中的事情总会有太多 的可能性,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对它可能产生的 影响进行合理的预估,当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时就应该放 手去做。作为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设计者的我们应该很清 楚每一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去预见 活动开展之后带来的影响,在每一个活动被设计出来时,我 们就应该能够预见它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毫不 犹豫的选择那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引导作用的,能帮助他 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活动,而不是那些外表华丽,实质意 义不大的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开展的活动可能会带来 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负面影响做出可能的应对举措。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要求
        (一)    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规划未来的能力,其活 动也是紧紧围绕它展开,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因素(追 求独立、寻找平衡、行为逆反、喜欢攀比、较强的自尊心、 易被影响、安于平庸等),高中生价值观的不稳定,他们对 社会和人生带有极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看待问题具有很 强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他们的思想认识易出现偏颇,同 时他们的生理趋于成熟,很多高中学生的外在已与成年人无 异,这种情况下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时就要考虑高中 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比如你要开展“观点致胜”活动,你可 以让学生以甘肃电视台的栏目《观点致胜》为模板展开素材 的搜集,但一定要指导学生选择那些适于学校演说的且符合 自身身份的题材,关于婚恋观、财产纠纷等话题就不适于高 中学生谈论。
        (二)    要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及外部世界
        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 程,就是自己清楚的认识到“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我怎么到那里去”,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也不外乎帮助学生 认识这一实质,所以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自身和自身所处的外部世界,只要是利于学生正确 认识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活动就是好活动。比如认识自己、 解剖自己、规划自己的活动。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举措
        (一)    既要有个体活动也要有团队活动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每个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他所身处的社会。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首先要适应群体性生活的环境,要遵守 群体生活环境的各种生存规则,在此基础上保有个性。(二)    既要有传统活动也要有创新活动
        “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司马迁在《史记?礼 书》中讲:“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乃是针硅时弊,强调要恪守正道。“出新”,则是创新、变化。 哲学家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吕氏春秋》中也说: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 变法宜矣。”有位著名企业家畅谈成功的秘诀也是一句话:“拥 抱变化。”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守正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
        (三)    既要有内省活动也要有外拓活动
        毛泽东曾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 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一个学生最终的成就取决 管 于他自己的努力,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唤醒学生的自我意 理 识,从这个方面来说,高中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    ?
        一定要有内省活动。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让学生 学会内省,他才会自我成长,比如实践活动“认识我自己”。 内省的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遥望未来,因此我们在设计生 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活动时要有外拓性的活动,比如“追梦时光”、“筑梦之旅”、“我们是未来的设计师”等。
        
        参考文献   
        [1]陈珍辉.寻找走出丛林的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12
        [2]刘兴明.青春特征的中学生生涯教育[J]沙沙生涯课堂,2019.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