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曾晓君
[导读] 语文教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曾晓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二小学   842300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之一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掌握。如何高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成学生的语文文字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积累方面教学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展开讨论,以期对小学语文的文字积累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字积累;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积累的现状
1、积累任务浮于表面
        语言文字积累的任务落实在学生的作业上,一般是教学布置积累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的读物上寻找好词好句,再抄写在笔记本上。表面上,学生完成了作业,也完成了好词好句的抄写。但是,事实上,学生真的完成了文学积累了吗?学生不过将文学积累当作一种抄写作业。真正的文学积累最后不应该止于交给老师检查的笔记本上,而应该让学生将这些积累的文学素材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才是真正达成了文学积累的任务。
由于教师对积累任务的布置和落实浮于表面,导致学生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积累的作用。这样流于形式的作业方式既不能达到文学素材积累的目的,还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2、积累素材无法应用
        有些教师在学生进行了素材积累后,就默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文学素材。实际上,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客观过程。首先,学生接触新知识,此时还处于了解的阶段,深入理解后才能到达认识的阶段,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知,而应用则是其中的最高级别。当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可以说这类知识已经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了。
语言文字的积累亦需要遵循这样的过程。学生在课外读物中首先阅读到了一句或一段好的文字素材,是初识了解的阶段;抄写过程中的理解,是深入了解的阶段。而真正的掌握应该体现在学生能够掌握文学素材,并将素材转化为己用,并运用在自己的文章当中。这才是文学素材积累达成的成果。然而,遗憾的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应用。
3、积累目的不明确
        教师在文学积累方面的目的不够明确,必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语言文字积累的意义。当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很容易失去主观能动性,以敷衍或抵触的态度完成积累任务或作业。这样导致学习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小学语文中语言文字积累策略
1、明确积累目标,实现积累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想让学生达成语言文字的积累,先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积累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语言文字积累不只是单纯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础。一定量的语言文字积累必将达到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更应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学积累时,应该先告诉学生语言文学积累有什么作用。在向小学阶段的学生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举一些文学大家或是身边人的例子。比如,唐朝文人在学习古诗之初就会将日常的文学素材和意象记录下来,集成一册“素材本”。文人们在参与风雅的聚会时,会将“素材本”随身携带,即兴赋诗时就会拿出小本作为参照,写出优秀的诗篇。这一类的故事既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又意识到语言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2、课堂有意引导,课后落实应用
语文能力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语言文字积累亦是如此。文学素材的积累不应该只拘于课后的作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就渗透语言文字积累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词藻优美的课文《四季之美》时,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遣词造句的技巧,感受文章中的美。比如在讲到“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赏析这句话,让学生理解这句环境描写烘托出静谧、恬淡的秋夜。之后,鼓励学生仿照这句话,试着用四字词语开头,再以环境的意象衬托环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并不能立即达到格式或用词与原素材的一致,但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让学生逐步提升自信。
3、有感情朗读,规律性背诵
针对优秀的、赋有节奏美、韵律美的课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一方面熟读字词字音,反复加深字词读音、字形;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语言之美,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提升文学审美。
同时,对于每册书中的古诗也需要学生反复背诵。多次、有规律的重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文字素材,感受其中的文学性。
4、扩大阅读范围,加深阅读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阅读和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些不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该选取与该年龄段学生能力相当的阅读篇目,教师不必进行整篇的课外阅读学习,可以挑选其中最经典最值得学生积累运用的素材,引领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和应用。
三、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言文字的积累需要教师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入,这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也是为学生打下坚实语文基础的起点。

参考文献:
[1]王小龙,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有效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8,11,27-30
[2]田婷,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探讨[J],教法研究,2020,03,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