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权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石小学
学校是人生最美的梦想花园,它干净、纯洁,令人难忘。一所学校,不仅传授知识,启迪心灵,还应贴近生活,有些许烟火气。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筑牢后勤保障线,呈现出“掇刀人爱掇刀、后勤人专后勤、食堂员工也育人”的崭新特色。
绿色校园,自由之风。掇刀石小学始终致力于建设“绿色校园”。这里的“绿色”指的不仅仅是葱茏的自然环境,更是指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一切课内外的生活,都是学生自由梦想的创造时空,并为他们实现梦想努力夯实基础。新建教学楼完工搬家时的场景,犹在眼前:学生楼上楼下搬运课桌凳,满脸兴奋,满心欢悦,一路欢笑一路歌。前勤后勤齐动手,布置教室购绿萝,不几天,整洁舒适的教室,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什么是劳动育人?这,就是。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校园。
学校后勤处在假期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改造升级,创造出了独特的绿化、美化模式,让校园花开四季,让物语流转时光。校园里铺设草地,移栽绿植,种植盆景,一律不设围栏,孩子们随时与自然亲密接触,看枝头叶芽尖尖,看花间蜂蝶流连,看风吹桂花飘雨。这样的景观随处可见:如卡通的水龙头,湛蓝的洗手池,疾控歌谣彩绘墙,食堂门外放置精美的健康饮食宣传卡……无不昭示着设计的匠心,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自主洗手、自由阅读和传唱 ?的兴趣。
学校食堂应该是最体验教育良心和温度的地方。
餐厅是孩子们喜爱的地方之一,可口的美食和美妙的音乐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每当师生到餐厅就餐时,音乐便会缓缓响起:《锄禾日当午》《爸爸去哪儿》等童谣、萨克斯曲……轻松愉悦的进餐氛围让教师一扫工作的疲惫,让学生忘却学习的压力,享受美食的同时精神也得到极大满足。大家纷纷主动帮助师傅收拾餐具、清洗餐厅,分外珍惜干净明亮的就餐环境。谁说这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呢?
安全盘中餐,家校齐陪伴。每天早中晚餐,学校校长、托管教师、家长代表都会坚持陪餐。在陪餐的过程中,了解孩子们对食物的喜好后,不断优化食堂营养配餐:西红柿炒鸡蛋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咖喱鸡块土豆悄然走红、外形别致的毛毛虫夹心热狗大受追捧……陪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把住了食品入口关,编织了食品安全网。
“取不言食不语,安全距离达一米,随吃随收随整理,心系他人讲礼仪”的餐桌礼仪教育已成常规。错时就餐,各班“食育”文化应运而生。
如五(8)班老师利用午餐时间,向学生讲述“筷子的种类及用途”“如何使用公筷”“筷子礼仪”等相关知识,评选“巧用筷子小达人”,引导学生使用无毒无害、环保、价格便宜的竹筷,把素质教育及健康生活理念巧妙融入学生就餐过程,深受家长好评。
陪餐,不仅为学生舌尖的安全加上了一道“防护锁”,还陪出了智慧和幸福感。
疫情之下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更具实效性,旨在帮助同学们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开学典礼仪式上,向全校师生发出了 “我节约我光盘”的倡议,开展“光盘打卡”评比活动,对坚持一月“扫光”餐盘里所有食物的同学给予“加餐”奖励,或是鸡腿、鸡翅,或是水果等等。此活动深受孩子们欢迎,现在餐厅拒绝浪费蔚然成风。
不仅仅在餐厅,整个校园也不断营造出浓厚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氛围,标语、宣传画随处可见;适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坚持实施每日“光盘打卡”,每周评定班级“文明就餐小卫士”,每月表彰“光盘行动”小模范;食堂积极开展节气节水节电节油节粮一系列活动。
“节约粮食的真谛蕴含在点滴中,只有营造好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大家才能切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点,我们全校已然达成共识。也只有教育学生平时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成风化人。
校长眼中要有后勤职工。疫情中,食堂职工们没班上,工资没来源,学校筹措资金发放基本生活费;天冷了,提醒后勤处给员工多配双防冻乳胶手套;我们为单身后勤职工牵线搭桥,寻找人生伴侣。清晨遇到每一位后勤职工,校长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微笑点头问好。每天进校第一件事,就是去食堂看看他们,察颜观色,看看谁开心,谁不高兴,了解她们的心事、难事,及时开导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始终带着阳光、带着爱心走上工作岗位。用一路好心情烹饪,饭菜必定更可口、更香甜。
为了给后勤员工减压、愉悦身心,进而提高服务质量,疫情后,学校组织他们开展了郊游、野炊、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年十月的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马道河边欢歌笑语,人头攒动,炊烟四起。原来是后勤组在开展野炊活动。食堂几个大厨各自使出看家本领,进行厨艺大比武。李师傅感慨地说:“户外放飞,减压有趣,长厨艺,真是一举多得呀!”
温馨的环境造就了后勤员工的一专多能,烹饪、水电、空调维修……都有师傅兼职。只要师生发出“点单”需求,管理层马上“派单”到人,后勤员工立即“接单”维修。有声的报修,无声的付出,“三单”快递式便捷服务模式,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开源节流,成为我校后勤管理创新的亮点。
平常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给教育加点“烟火气”,更接地气,师生融入了“识五谷”“健四肢”“美生活”的全过程,后勤文化创新不再成口号。贴近生活的烟火教育,让后勤文化有“故事”,让“故事”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