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助力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梁淑瑶
[导读] 语文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和使命。为了使学生尽早拥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梁淑瑶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中心学校黄庆教学点,526455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和使命。为了使学生尽早拥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习书本上知识,而且还需要指导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们多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去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能力、资源等是培养学生的核心汉语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汉语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汉语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纲领,包括新时代教学精神、实践活动方向以及各种教学目标。其中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学习技能,利用课外阅读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甚至还有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过多教学时间。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
        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无意义的阅读占据了大量的学生时间。除此之外,孩子的父母的兴趣取向也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等,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有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他们儿童的课外生活非常的丰富,儿童的活动选择更多。因此,如果孩子们长期不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们会越来越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加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这些将危及民族的基本素质,语文素质,并造成民族文化退步。
        (二)不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在现有的小学汉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老师没有完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现象,比如设计教学不立足实际,对三维目标的处理不清晰,浮华的教室形式等等问题。这就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有效性,抑制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利于我国目前教育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消费和低效率现象,这种不健康的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该种现象是一种课堂教学不正式,课上不用功,需要增加课后多余时间来提升效率的现象,是不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助力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
        (一)指定阅读书籍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盲目性的,他们会随机地进行书籍的挑选,然后进行阅读,如果兴趣较高那么会一直看下去,如果兴趣不高那么就会换下一本。同时小学生的阅读方法也是不对的,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大致的浏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并且,很多书籍的内容并不适合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并没有完全形成的小学生阅读,因为这些书中的很多内容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内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一些课外的阅读书籍,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内学习知识掌握相关情感以及写作技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当然,教师指定的书籍都是经过筛选的,对于学生素质方面的影响都是正面的。比如说在《少年中国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全文的阅读,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古文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本节选内容进行整体化学习,促进学生的理解深度。此外,因为有了课堂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进行全文阅读的过程中会更为容易,巩固了相关阅读技巧,也使得学生有了阅读成就感,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效率,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比如,教师应当让课外阅读变得有趣起来,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是难以集中的,尽管是3年级到5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如果课外书籍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幼稚,他们会没有兴趣,如果内容过于复杂和枯燥,他们也会丧失兴趣。所以在课外书籍的选择上,应当选择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趣味性高的书籍,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高课外书籍的趣味性。
        《绿野仙踪系列图画书—神奇的魔法师》这本书是适合3年级的学生阅读的书,这本图画书是一本图画和文字结合的一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宠物狗,因为一次意外事件,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面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和有趣的人,然后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回到自己家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涉及到一些人物,仅仅靠阅读这本书无法深刻的理解到主人公以及各人物之间的内心世界,拥有这样一种有着神秘色彩又不失冒险的经历,但是不管怎样,依然要坚持回到家乡的心情。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人物角色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可以通过小组组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扮演何种角色,在表演过程或者是排练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进入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觉。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为了让学校各个地方的孩子都能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可以改造校园围墙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来帮助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例如创造学校墙文化,致力于创建学校墙文化,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楼的楼梯墙上刻有铭文,张贴优秀学生的书画。学生可以进入校园观看人文,阅读经典作品,并在浓密的书本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渗透。还可以要求每个教室的班级培训和信息栏必须有固定的位置,以便展示优秀的作品供学生阅读。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开展得并不顺利,即使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明确了教学方向,还是有部分教师不加重视,在教学活动中不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45-46.
[2]王育冠.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J].知识文库,2019(16):136.
[3]陈兴书.以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59):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