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课堂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周芳
[导读] 微课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育手段,
        周芳
        浙江省嵊州市东圃小学,312400
        摘要:微课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育手段,通过短视频的内容,总结出本节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丰富学生们对知识的认知。写字课程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微课教学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们展开知识内容的学习,并加深对文字内容的印象。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微课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学写字、写好字,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程重点学习内容。这一时期是学生们学习的关键期,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快速地掌握生字,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微课教学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教育手段,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可以快速地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课前、课上、课后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也有着一定的保障。
        一、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环节,对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前预习属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环节,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对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给教学课堂上节省大量的时间。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这样可以让其快速地找到本节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识字(一)《春夏秋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春、风、花、入、冬、雪、飞”等汉字。一年级的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老师可以录制一些微课短视频,帮助他们展开课前预习,在视频内录制这些生字的笔画顺序,让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避免在后续知识学习的时候,和其他文字词汇内容出现混淆的现象;此外,利用短视频的内容展开预习,还能拉近学生和新知识之间的距离,减少陌生字词的隔阂感,为课堂上的学习也可以节约大量的不必要时间,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1]。
        二、趣味导入
        导入环节是课堂的开始部分,但是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微课视频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新颖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当代的小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他们对于这类的教学手段接受程度很高。基于此,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短视频,展开趣味导入的环节,快速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引导其快速地走进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来。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的识字课程中《姓氏歌》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姓、么、国、方、什、双、王”等内容。在使用微课短视频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视频内播放《百家姓》的音乐内容,在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元素,如超级飞侠、米奇、艾莎、安娜等卡通人物,快速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用导入的内容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在播放完之后,引出我们的教学主题,展开姓氏内容的学习,引导其观察字体字形,展开写字练习,这样的方法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一个热情饱满的学习态度展开本节写字课程的内容[2]。
        三、创设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出现注意分散的情况。这在一二年级学生的属于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巧妙的使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为学生们构建一个情境,引导其身心快速地投入到其中,展开沉浸式的学习。微课教学灵活度较高,并且阐述的内容较为清晰,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在情境的渲染下,引导其进行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构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学习课堂。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猜字谜》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字、右、时、万、左、红、动”等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正月十五猜灯谜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利用微课视频的内容,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并为学生投放出打灯谜的图片,营造一个浓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沉浸到其中,老师利用谜语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他们认识生字内容并讲解其正确的笔画顺序,展开沉浸式的学习活动,在情境中快速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达成我们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3]。
        四、分析重难点
        重难点的内容是我们展开写字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于教育群体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也是语文老师较为头疼环节。以往的写字课程大多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虽然能达成教学目标,但教育质量较低,并且学生接受的能力较慢,缺乏一定的效率。微课视频的加入可以改善这一问题,通过将字形拆分来看,引导学生发现其相同、不同的地方,利用他们的已知经验引导其进行区分和掌握,明确写字内容的要点,保证写字课程的有效性,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小青蛙》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青、清、晴、请、情”,由于本节课程学习的文字较为特殊,为形近字,但每个字代表的含义还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将其加入到微课的内容中,将偏旁部首进行明确的标红,并利用拆分字体的方式引导其展开学习,如“晴”拆分为“日+青”;“情”拆分为“忄+青”;“清”拆分为“氵+青”;“请”拆分为“讠+青”,拆分之后使用动图的形式将其整合起来,加深他们的文字印象。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地让学生们找到这些文字的区别,并利用自己的已知经验展开教学活动,高速掌握重难点的内容,加强他们的写字能力[4]。
        五、加强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的内容非常重要,据调查表明,人们记忆程度达到150%的时候才能扎实得记住学习内容,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了课后巩固的重要性。课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并且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较低,在进行知识学习后,老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录制一些短视频,将其发放到家长群中或上传到教育平台上,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加强写字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将课后巩固和课上学习进行有效的连接,扎实的掌握所学内容。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祖国多么广大》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白、回、国”,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本节课程学习围绕着口字框展开的学习,在初学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们的笔画顺序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录制一些微课的短视频,重点讲解笔画顺序的内容,反复强调“先外后内在封口”的内容,利用微课内容的讲解,学生们在进行课后巩固的时候也能加强对这些内容的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观看,慢慢地便掌握了正确的笔画顺序,并且将书写要求牢牢地记在心中,保证写字教学内容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快速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加以运用,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前预习,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导入环节中加以使用,快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利用视频构建一个情境氛围,展开深度学习,不断的挖掘知识内容;将字形拆解分开学习,加强重难点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能力;最后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巩固,及时复习所学的生字,将其牢牢地掌握扎实,达成我们教育的目的,构建高质量的写字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段秀英.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7):49-50.
[2]杨明珠. 微课在写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19(10):27-29.
[3]罗海燕. 提高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广州大学,2018.
[4]杨红玉.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微课资源深度开发与应用[J]. 学周刊,2020(10):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