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许微微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从课堂表现
        许微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泰来县第三中学  162400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从课堂表现,学生兴趣和教师理解三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具体化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创新
        
        教师在满足基本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知识需求的前提下应当进行一定教学策略引入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新型教学方法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核心目标,这不仅满足了课程中变化还使学生加深了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变化不及时,四不像现象加剧
        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混淆的情况以至于不能完善的落实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计划。尽管实际上所有高中语文老师都接受了与新课程变更相关的培训,但仍然有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此同时将教育重心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落实。在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教师们的作用相对与引入新型教学方式以建设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较弱,所以教师更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使用传统提问技巧使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技能虽然有一定作用。如果教学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漏洞和误差会使得学生进入学习兴趣降低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变得无聊无法积极参加课堂语文活动,不利于有效的教学建造。
        1.2 缺乏对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反而一板一眼的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严重破坏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设。除此之外,某些地区的老师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教学方法使其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具体的教学环境建设。
        1.3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认识不正确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建设为教学指导方针的知识储备,即使他们正在建立所谓的更高标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也很难获得真正的价值。对于秉持原有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新型的教学方法很难学习,在建立功能良好的教学环境时不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容易造成混乱,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2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设策略
        2.1 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目标不在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了教学过程总必不可少的一环。高中生在引用互联网技术的学习状态下中不仅掌握了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办法也习惯的协助的工作方式。语文的知识与文章阅读紧密相关,并且融入到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师的关注点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更多的进行文章本身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

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格外被看重。
        2.2 重视课堂评价
        不同的教学对象对于同一个教学任务的分析结果一定有差异,教师应该对每一个教学对象的学习成果做一一点评。检查学习成果的优异也是个人学习的动力。新课改中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做到不偏不倚,评判学习成果时也不仅仅徘徊在学术方面。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袖手旁观,学生自主学习由于经验的不足,难免在思考的过程中陷入一定的误区,老师应当制定公平合理教学成果评价系统。合理的评价会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的检验,学生在追求学习成果的目标下会逐渐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2.3 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教师是高中生学习中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老师的个人素质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互联网下的学习模式要求教师意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
        2.4 全方位建设语文课堂高效化
        课堂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充分整合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和指导方针,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设置每个工作组要求的基本适应性指标。人的价值观反映了所用课程的框架,课程是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基础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课程。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师的关注点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更多的进行文章本身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于某一个具体文章讲述时应当加入一定的情景还原。
        2.5 营造互动氛围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始终保持专心,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使用丰富的语言和动作来激活教室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使课堂充满信心。此外,老师作为知识的领导者需要严格控制他们的言行,因为受教者是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高中学生。因此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格外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温和的方法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产生正面影响。
        3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设中,科技时代的新兴产物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容易打破固有观念的闭塞。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核,以及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建设的含义,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以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淑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12):76-77.
        [2]胡晓容.提高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20-21.
        [3]张晓光.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河南教育出版社,2017.(2).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