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琪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641300
摘要: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的改变教学方法,用更加灵活更加形象的教学方法。而“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文章通过探究当前小学数学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提出用“数形结合”思维推动小学数学的发展进步。
关键字:数形结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发展
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时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小学时期正处于学生的思维训练锻炼期,因此,这一时期应当积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性和思辨性。而思维逻辑能力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于数学的学习方面,教育部门将小学的数学放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位置。这也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性,“数形结合”思想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习题和图形文字结合在一起,用图形变化的方式来表达数学习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更加易通,它对小学数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发展的问题和“数形结合”的积极作用
1.1小学数学的发展现状
在小学的教育当中,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要方式,以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这与当下的教育改革模式已经并不适合。在当下的教育改革当中,主要的是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综合全方位发展,在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由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大多数的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来说,仍然采取一些传统的灌输式学法,这种教育方式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流行于初中的教学当中,并且一直被教师们所引用,但是我们应该跟进时代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出合适的改变,在数学教学当中,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一味的采取理论知识的输入,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并不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因为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好奇阶段,因此,他们更渴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学习到数学课本当中的知识,而不是仅仅通过老师将理论知识对他们进行课堂上的传授。同样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也随着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的差,如果还采取像传统一样的理论教学法,可能会让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的理解更加的吃力,也很可能会赶不上课程的进程。这样对于学生自身的成绩提高来说是很不利的,同样的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提高也是收效甚微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一些积极的改变,询问学生的意见,做出一些适合学生的课程调整和课程安排。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这样可能会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
1.2“数形结合”思维应用到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当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小学数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在当前的数学发展中是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1.2.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指的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的真正本质和内核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找到符合数学发展的相关规律,将所看到的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一个新的加工处理之后再进行一个新的输出,这一过程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真正意义有了新的了解,而不是只拘泥于学习课本中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与观察所得到的新的认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掌握,而不仅仅是学会一道题的解题方法,将图形的变化应用到数学知识的讲解当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和解题方法,让他们能够熟悉某类题型的共同特点和解法。而不仅仅局限于个别的题目,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做铺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1.2.2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造成数学的课堂效率低下。而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许多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的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2推动数形结合思维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2.1将数学课本知识和数形结合思维相联系
在数学的教学中,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以课本为基础而不能脱离课本。课本是一切方法的基础,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都要在课本中得到应用。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将数形结合的思维积极地应用到课本当中,通过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思维的作用。比如说:在有关时间和路程的课本知识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时间路程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出现过于复杂的关系时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划线段以及坐标轴的方式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在例题当中,小明家距学校的距离为30km,小明每天需要骑自行车去学校进行上课,自行车的速度为10h/km,当小明骑行两小时后距学校还有多远?这时教师可以用线段表示家与学校之间的总距离,并将总长划分为三段,用于表示小明在不同的时间所骑行的距离,这样学生会更加清楚地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家校之间的距离变化。让“数学结合”的思维在课本当中得到应用。
2.2加强数学练习,培养学生的习惯
在数学的学习当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加强练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方法应用的熟练度。比如说在学习不同统计图的分析应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习题。这些不同的习题涉及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不同统计图的类型和使用范围,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和题目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各方面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4):21-22.
[2]聂素贞.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4):69-70.
[3]赵建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