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姚秋枝
[导读] 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姚秋枝
        福建省屏南县光华小学  福建宁德  352300

        [摘要]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培育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立足学生数学学情,探索利用有效实践策略,切实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学习进程中真正培养起优异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激励学生从小培育起良好的数学素养尤为重要,促进小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好学数学,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助于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数学的意识、习惯、方法、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就是会习惯地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培育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反复、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小学生数学素养构成要素主要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即具有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思考、数学交流、数学应用和数学人文精神等方面。
        二、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将数学素养简单等同于数学技能
        有些教师错误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依靠系统、扎实的机械训练,做到熟能生巧,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素养。他们未充分认识到数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大量的日常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使其掌握数学技能,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2、学生学数学太过僵化和缺乏兴趣
        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所以,在学习数学时,面对复杂的公式和题目时,只知道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很多学生在面对公式、数字的时候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导致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等。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不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
        1、优设课堂教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和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实践、思考、探索,从而自行发现数学道理,体会数学知识的奥秘,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授“年、月、日”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芳 8 岁了,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2、联系生活实际,引领走进数学世界
        教师要善于拓宽数学课堂教学领域,将数学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大背景,使学生在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 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等,还可以让学生计算家庭住宅的面积,步测丈量操场的面积,调查统计学校学生数,到商店观察价格,到菜场买菜进行估算等。
        3、巧引问题探究,唤起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完“分数加减法”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果园里的桃树占全部果树的1/3,梨树占全部果树的2/9,苹果树占全部果树的1/4,请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多了,如:(1)桃树和梨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2)桃树和苹果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3)梨树和苹果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4)三种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5)桃树比梨树多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能正确解答。
        4、领悟思想方法,强化学生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的作用。题目是多种多样的,题型也在不断改变,而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有了数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对相关题目,有自己的思路和解题办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难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解决难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例如:某医院包扎用的三角巾是底和高各为9分米的等腰三角形。现在有一块长72分米,宽18分米的白布,最多可以做这样的三角巾多少块?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题目的意思,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进行求解。领悟数学思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5、鼓励动手实践,培育锻炼数学素养
        理论知识是学习的基础,而实践是辅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不具体的数学模型,用实物去手动操作,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四分之一。将一块橡皮平分为均匀的四块,那么每一块就是这块橡皮的四分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四分之一的具体内涵。不仅如此,这种方式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切实感受到题目的难度,自己该如何去应对。这也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是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教师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切实把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让小学生爱学、会学、会用数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园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27):69.
[2]殷芊.深度学习:小学生数学素养自然生长的一亩田[J].小学教学参考,2020(2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