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分析,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杨丹华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大数据分析这一信息化教学模式

        杨丹华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三小学  311241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大数据分析这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统筹更多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加深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笔者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实效的对策展开探讨,以期发挥出大数据分析在教育界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策略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在课堂中的应用逐渐铺开,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信息,获得开放性的学习体验,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如何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阐述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数据的新一代革命性信息技术,它有助于推动数据深度挖掘技术与应用实践的创新,同时它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如教育文化、广告媒体与智慧城市等领域均具有促进作用。如何真正地运用大数据分析并发挥出大数据的力量,是当前整个社会共同探索与研究的事项。
        2015年我国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强调要在文化教育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信息技术;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也强调了教育界要落实好相关大数据、“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部署。目前,教育已经进入大数据分析时代,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教育新常态,教师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大数据思维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可见,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教育界的运用已经上升到了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对我们的教学方式、学习生活等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解决教育方式单调化、教育信息隐形化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实现教育方式个性化、教育信息可量化与教育发展普惠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教育界的巨大价值,也成为本次探讨关注的焦点。
二、课堂教学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分析,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图表与公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内在规律与特点,构建科学化、数字化的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快速突破数学难点与重点。教师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网上学习平台中设置“错题本”,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于学生个人的“错题库”,进而突出教学重难点,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教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知,许多低年级学生认为加减乘除的运算比较抽象,在运算过程中还会经常出差错。对此,在小学“两、三位数乘法运算”学习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制作“相关知识串联图”,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出学生在训练平台中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展示,进而让学生回顾乘法知识,并对易错题展开二次练习。同理,教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统计汇总小学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构建完整的知识链,进而实现小学数学知识的网络化、数据化。
(二)利用大数据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不应当是盲目的,要求教师结合数学习题背后的技巧与规律展开教学设计,进而实现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目的。相比题海战术,教师更应当为学生普及一定的做题技巧,进而有效避免时间花费过多但成效不大的情形。数学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检索出更加有效、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普及更加有效的做题技巧与学习方法。

大数据的特点是应用价值高、容量大、存储速度快以及类型多,教师可从中提升新能力、创造新价值以及发现新知识。例如对于初次接触分数知识点的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对分数具象化、形象化的认识,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分数运算减少阻碍。在小学“分数”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搜寻更加形象生动的分数教学方法与资源,展开深入学习,并结合自身课堂教学情况,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期间,教师还应当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与意见,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以帮助学生在高效的教学方式中学习数学。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展开富有特色的“因材施教”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让人们了解许多信息,如淘宝网站可分析客户的浏览记录与购买记录数据得出人群的喜好,判断出客户未来的购买方向,进而为客户推荐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挖掘数据分析中的“因材施教”因素,对不同学生展开能力测评,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小学数学乘除运算训练中,教师可在线上平台设置一系列数学问题,如:习题1:A、B两人以各自不同的速度进行打字,A每分钟会比B多打8个字,在三分钟内两人共打了360个字,问两人每分钟的打字速度?习题2:A仓库的仓储量是B的3倍,若从A仓库运送9吨粮食到B仓库,两个仓库的仓储量就相同,问两个仓库原本的仓储量?课后,学生可自主在线上平台完成这些强化训练项目,对于顺利完成第一道题目的学生,系统将直接跳过第二道题,让学生做其他类型的练习题。当学生准确答出第一道题,就证明好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式,就可跳过第二道同类型问题的练习,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而对于答错第一道题的学生,在讲解完第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后,系统可设置让学生继续完成第二道题,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另外,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与方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利用大数据分析,构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
     笔者曾经在小学班级上组织了一次“说说你最喜欢的科目与原因”的问卷调查,侧面探究学生对目前数学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以便结合学生的需求与学习心理做出调整。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小学生对完全公式化、数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兴致缺失,他们会更加喜欢有趣的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等。通过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笔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部分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是由于其课堂教学运用了故事、图画、乐曲以及绘本等因素,让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有趣。同时,这也给大数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提供启示,大数据的运用可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引进小学课堂教学中,以迎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其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述梯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检索出生活中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实体,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圆形知识时,教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播放《黑子的篮球》、《网球王子》以及《足球小子》等童趣动漫,在学生观看动漫过程中穿插圆形概念以及球类形状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进而构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
三、研究效果分析
    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界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技术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学生找到教学重难点、易错题等,同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进而打造多样化的趣味小学数学课堂,逐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大数据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34-35.
[2]温伟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以《小数的意义》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