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青峰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摘要:学习的掌握前提是要掌握阅读的技巧。如果没有领会阅读的实质,具备阅读的能力。这不仅是对文科类课程的要求,对于理工科特别是数学课程也是同样适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了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育。该要求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更要有逻辑较为清晰、思维较为系统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在应对具体的实际数学问题时可以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老师从多个方面入手,让“阅读”元素进入数学的课堂。
关键词: 小数学阅读;阅读理解 ;阅读 方法
引言:
数学的学习是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体系的。初等数学一般是先从知识点入手,通过对原理、规律的认知理解,再到计算的训练培训,最后实现对数学综合问题的有效解决。而这其中,无论是在学习新知识理论,还是在分析数学问题,都要用到读这个基本的动作,怎样正确、快速、有效的阅读,并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是数学学习中学生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阅读,不仅掌握学习技巧方法,还能让其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 对数学知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阅读理解
对数学的了解大多是从对其定义、定理、概念、公式等内容的学习开始的,同时要关注到这些内容中很多的术语表述都是十分细致和严谨的,它们称之为数学语言。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就会经常忽略其中的核心关键点,造成对定义概念的误解。例如讲的平行线,其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如果忽略掉同一平面,平行的定义就会被曲解,很多不想交的情况是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但并不能认定为平行,而到高中阶段,人教版教材中讲到的面的平行,则没有提到同一平面,因为面的平行是在同一三维空间内,因此老师要着重让学生去理解线平行同一平面内的含义以及与面平行之间的差异,并通过简单的距离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是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一种好的方式。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标记符号实现帮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老师将一些浅显容易标注的符号进行分类,让同学们先去尝试的使用,比如重点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字画圆圈,有疑问的地方画问号,老师多次讲过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画三角形符号[1]。老师进行案例的演示,给同学们讲授基本的标注方法,而后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定义理论让学生去多加练习,标注是第一步,之后要对标注的内容反复的阅读,通过其字面意思理解其内涵实质所在,并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将其书写出来,这种过程其实就是研磨推敲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定理有更加深入全面和独到的理解。
二、对数学题目中的内容做好阅读分析
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下,数学学习的成果大多数仍然是通过题目测试的方式来体现,包括了升学、就业等不同场合,考试做题依然是重要的手段。因此为了适应这种考核形式,数学习题解题能力的提升仍然是高中数学的重中之重。而在解题的过程中,破题是第一位的,即如何来通过阅读题目来抓住重点,理解题目的含义,找到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再去与学过的知识体系相匹配,探索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并通过计算来最终得出结果。在题目的阅读能力培养中,仍然可以使用标注方法,先把题目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中的核心的字词和语句标识出来,再去反复的推敲,看其主要问的是哪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是考查定理的运用、概念的理解、方法的创新还是计算能力,确定好题目的意图之后,再去看已知条件中图形或者数字的关系,最后寻求出题目的破题点。在阅读培育的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寻找题目潜在内容的能力,比如在统计知识的学习中,就有很多的术语较为相似,但是其内涵却存在千差万别,对增长率的计算中,就有同比增长、环比增长之分,而增加多少与增加到多少又是不同的含义。在题目阅读中,要让学生做到仔细、适度,不能认为主观的去给题目加字或者减去字词,达到不错字、不添字、不少字的目标[2]。同时也要注重数形结合法的应用,要根据题目列出关系式或者画出图形,这样有利于直观的去理解,更大程度上增强解题效率。
以人教版A版的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的学习中,有综合应用类题目中提到,请举例说出下列各个集合中的一个子集:(1)A={x|x是宏志中学的学生};(2)B={x|x是三角形},这道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要通过这道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准确的理解集合中关于相关术语,包括子集、交集、并集概念。这时就需要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把关键性的表述抓住,并可以转换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从而来解题。这道题中的子集就是关键词,老师要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牢牢抓住子集的含义,通过浅显的话语转述出来,而后再放到题目当中去,经过这种转换,学生对于题目的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对数学语言理解和应用也会上升一个台阶。
三、结束语
数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内含着十分闪耀的文化色彩,强化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在深度理解数学语言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感受数学文化的优秀特质,特别是对于数学语言干练、简洁、逻辑性强、严密的特性在以后的学习应用中充分的借鉴和锻炼,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李义梅.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J]. 科学咨询, 2016, 000(017):134-135.
[2]柯温素.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r——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7, 000(0z1):77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