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鸿翔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中学 527226
摘要:导学案具有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能够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让教学更有效率和质量。与传统的教案相比,导学案的引导作用更强,教学过程中不再以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为目的,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导学案的编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导学案的内容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和学生、同事多合作交流,明确目标和角色的定位,对于导学案的评价应该从多方面进行,以达到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本文将以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思考为主要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使用
前言:新课改下,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要重视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学习阶段,除了学习课本的内容,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在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和内容设计上就要关注这两点,让导学案成为初中生学习数学时可以放心实用的教学工具,因此教师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时候要“有的放矢”,有目标、有策划的合理编写和使用。
一、导学案与传统教案之间的异同点
导学案与传统教案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导学案主要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而传统的教案主要是供教师讲课使用。在内容上,导学案设计的内容,以向学生传导具有引导作用的知识为主,而传统的教案以直接向学生讲授内容为主,教案中的内容过于固定化,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同时,导学案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导学案中的内容涉及到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的各种内容,这些内容彼此连接,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而传统的教案则以教什么为主,学生多半是机械化的将课堂上的内容简单的学习而已。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引导更好的学生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流程,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作探究。导学案还在内容上对学习内容进行划分,对重点知识的着重引导和学习;对需要了解的知识,可以简单的讲解,既可以很好的学习和掌握重点知识,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提升,在内容上比较多,也比较难,但是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
二、编写导学案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导学案既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导学案的编写也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这样才可以确保导学案的内容符合教学目的和目标,也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第一,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作为教师“机械”教学的工具。以学生为主体,编写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有用的教学辅助工具。第二,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化原则,这要求导学案的内容中要涉及以向学生提问为目的而编写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提炼的,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启发作用。第三,要遵循方法性原则,导学案的内容不仅要直接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具体的实践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加以实践,在学习的同时,从实践中检验真理,取得发展性学习和进步。第四,探究性原则,这一原则在编写时要求编写者在设计编写内容时,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主,多提问,多组织学生讨论和合作,而不是直接得出答案或者给出结论,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让导学案在教学和学习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首先要得到很大的重视,只有编写出有用的导学案,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导学案才能发挥有益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导学案的基本内容以及生成流程
(一)精心设计,创设适合学生的导学案
为了使导学案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其内容的设计上就需要下足功夫,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设计适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导学案。在设计时要根据课程的不同,以其学课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导学案的不同的使用时期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在导学案中,关于课前预习的学案内容,要在学案中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为重点、以及不同章节的数学知识点的联系,这些内容都应该标清写明,这有助于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做好预习计划和学习计划,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学习精力合理分配,而且对于知识点也能依据学习要求合理掌握。在课程中,教师要以提问和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老师的带领下,发掘答案,得出结论,总结经验。同时,导学案的编写也可以从教学中反应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让导学案的编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从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出发,真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合作交流,明确目标和角色的定位
在前面论述导学案的编写原则中,已经提到导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生为主体,编写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学习工具,因此,在编写导学案之前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具体情况按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导学案的内容。与学生讨论并不是完全的以学生的意见进行编写,而是不致使教师在编写时忽略了学生这个重要的主体。同时,教师之间也要彼此分享,互相协作,将自己在编写导学案和内容设计上的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导学案编写时在内容设计和结构连接上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初中教学需求。
(三)多元评价,促进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导学案的编写和内容,不仅要重视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学生和其他人对导学案的评价,这有助于其不断改进,更加完善。首先,从评价主体来说,可以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人士。在他们给出的评价中,可以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比如:教师、教育机构和家长,也可以分为相同等级的意见和领导部门的意见,无论哪种评价,只要是可以为导学案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有利帮助的都应该适当采纳。其次,从评价的内容来说,可以分为对编写结构的评价和对知识点设计的评价,从这两点的评价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师资水平。
对导学案的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其不断进步,更加实用,更适应具体的教学和学习,从而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结语
导学案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决定了其是否可以为初中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写和内容设计上要和传统的教案加以区分,以发挥其特有的教学辅助作用,尽最大可能的让其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地提升其实用性,让其真正在教学和学习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具体到初中数学导学案,不论是导学案的课前设计还是使用后的课后反馈和评价,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客观的对待,以求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清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1(01): 第38页.
[2]王柏堂与吴凤林, 如何让“导学案”在数学课堂上亮起来——课堂导学之“导”有方. 科教导刊(下旬刊), 2020(11): 第149-150页.
[3]何江勇, 学案导学,让线上教育更高率.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6): 第44-45页.
[4]蔡颖发, 运用导学案促进初中生数学深度学习. 考试与评价, 2020(10): 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