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运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云溪小学 514449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道德方面的要求。俗话说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中就应当加强对于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发展,在不断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教育;?实施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全面化,不仅要求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要有较好的道德素质,道德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立足之本。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对一切事物都懵懂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正是进行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机,因此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在学生可接受理解的范围内高效的完成学校的道德教育指标。除此之外也要用适当的方法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建设,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道德的含义,学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道德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下文将详细说明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应解决办法。
1.小学阶段中实施道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道德教育目标相对抽象
目前为止,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不重视的。其中,学校的相关老师一致认为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道德教育上,而是应该把时间重点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毕竟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道德教育就处于了一种被忽视的现状。但是,依旧存在着少数的教师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学工作无法提上日程。
1.2道德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少数实施道德教育的学校中,对于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创新性。采用的教学内容多为几年前甚至是几代人之前的故事,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开拓。由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核心内容,因此道德教育内容会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没有创新的德育内容也不具备当代德育的核心,这种情况充分的揭示了教育者的主导性以及知识的后滞性。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想要实施高效的道德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1.3道德教育呈现“成人化”趋势
所谓“成人化”趋势是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假大空的问题,教师用一种学生无法理解的思维进行授课,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攒量少,所以无法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这种情况给实施道德教育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使得小学生的学习一直都是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由于学生无法充分的发挥自主性,直接导致道德教育的进程是止步不前的。
1.4家长配合度不高
目前为止,当代小学生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且多数家长过度的保护孩子,对于孩子做出的不正确行为非但不制止,而且还会与旁人进行争吵维护自己孩子。比如“学生不给老人让座,也会受到家长保护的行为”。
这种家长维护孩子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产生对于道德理解的误差。
2.解决策略
2.1加强教师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解,并设立完善的教学制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德育教育方面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定期的学习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且充分的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学校也应当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施。比如在讲解到课本“诚实守信”这部分的内容时,不仅仅是教师对于知识片面的讲解,更是要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学生对于诚实守信的实践。只有进行完善的德育教育,才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目的。
2.2充分结合生活实例,实现道德教育创新方式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的尤为重要。新课程提出,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各项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全方面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道德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基础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各个德育教师应当用创新的办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常态进行有效的融合,充分的加深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使得学生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就是对于生活的总结。
2.3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换位思考
对于道德教育“成人化”的趋势应当及时的改正,如果依旧沿用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理解会形成一定误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探索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其次应当用一种充满趣味性的办法将知识讲授给学生。
2.4加强家长的配合度,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为了提高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会议的主题内容是对家长进行道德教育。让家长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溺爱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伤害。一旦坏习惯形成,将来是很难改正的,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具有危害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校的教育优势会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已经养成的不道德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改正,同时告知家长并让其配合,在家里监督学生,做到真正的教育合力。
3.结语
从本文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具体实施德育的教学过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希望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并且积极的改正。只有不断的总结问题并改正问题,才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荣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者,2015,(28)19-19.
[2]王峰值.?小学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教育问题[J].?学周刊,2014,(26)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