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温雪娇
[导读] 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对学生教育要求的提高

        温雪娇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新艳小学  514449

        摘要: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对学生教育要求的提高。德育教育在之前是被忽视的,但目前新课改要求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已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引言:
        教育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考试需要用到的知识,也包含文化课知识外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生适合的年龄段为学生灌输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是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所以如果在小学阶段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学生而言是长久拥有的“财富”。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这些年,“德育”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学校方面也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和德育方面的教育。
        1.1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是新课改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不应仅是接触课本的文化知识,也要得到德育的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考试科目的内容,也包括道德方面等的“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有德育相关的课程内容,例如大家常见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
        1.2德育教育为小学生指明方向
        家长对学生起到启蒙作用,但小学生在步入小学之后,性格尚未稳定。此时教师就是最好的启蒙作用,小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对学生后续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从小明白为人要善良,道德的重要性绝不逊色于学习成绩的重要性[1]。
        二、目前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2.1目前德育教育的“匮乏性”,单靠教材教育
        首先要讲的是学校安排的教育方式方面,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是有一定的意识的,所以大多数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学生思品指导的课程。但是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仅限于次,除了单纯的教材终于之外,没有其他的多样形式。所以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得发展,从学校方面来讲,要丰富方式。改变原有的“匮乏性”,寻找能够迎合大多数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不会产生反感心理[1]。
        2.2互联网的发展,阻碍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
        经济生活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只能通讯的手机,到现在无所不能的“智能机”。互联网的通达所带来的是信息的便利,但对学生教育方面而言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许多学生由于意念不够坚定 自控力不强,所以会因此耽误学习。那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学生容易从互联网上看到一些负面的新闻,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新闻中的某些行为,由于小学生经验不足,不能分辨行为是否正确,所以对学校开展德育教育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如何完善小学德育教育
        前面讲了现代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是针对问题所给出的具体举措。
        3.1举行校园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比较大,所以学校可以采取举行活动的方式来侧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的烘托。小学阶段学生学业尚不繁重,举行适量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功课没有太大影响。学生经常性的处在轻松的氛围,对学生性格来讲,是有一定帮助的。
        3.2利用学科教育,融合德育教育
        当然,德育教育始终是不能离开“科目教学”的。低年级段的学生接受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高段学生开始接受“道德法制”类课程教育。教师在带领学生根据课本学习时,也是当得根据课本所给出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学生明白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反某些法律规定。不仅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也能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2]。
        3.3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也是不能脱离实践而独自开展的,要是可以设定适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2]。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父母”为题的家长会。邀请全体学生家长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议,目的是让学生以这种方式来感恩自己的父母。为了提高现场的气氛,可以请适当的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上台发言。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恩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父母都不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
        3.4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对学生来说一直都是榜样的作用,一起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对教师一直是敬畏的心理。所以在小学生德育教育阶段,教师如果能以身作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现优良的德育行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言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3.5开展主题班会,树立正确价值理念
        班会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所以教师可以权衡课程表课程的安排时间,定期为学生举行班会。班会内容可以包含表扬部分,在本周内,班里哪些学生做了值得表扬的德育相关的好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公开表扬。学生对教师的表扬往往是没有抵抗力的,学生也会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习。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对个人影响极大,需要从小学阶段进行培养。小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转变教学方法,实现小学生的德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玲.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策略创新研究[J]. 山东青年, 2020, 000(001):25,27.
        [2]方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 小学生(中旬刊), 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