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体验式德育路径 涵育高中生家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索南措
[导读] 目前国内教育的形式已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索南措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811601
        摘要:目前国内教育的形式已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在校内的教学也不再完全集中于对文化知识的讲解中,逐渐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积极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以此从最根本处增加民族凝聚力。目前高中生家国情怀的涵育还存在一些典型性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扬长避短,通过对体验式德育路径的创设来展开针对性教,强化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教育;高中生;家国情怀
        引言:家国情怀是指一种“以国为家”的概念,将人民视为主体,表达了主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也必须将家国情怀视为核心思想理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之中,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民族信仰、文化执着,并让他们可以在教师所创环境中实现个人情感的升华,最终牢记个体使命,努力成长为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接班人。
        一、强调实践育人,强化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时期的家国情怀教育分为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理论讲解,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同学们分析理论、讲述德育小故事,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自然产生爱国意识,但是却无法将思想付诸于行动,为此目前教师应明确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通过提倡志愿服务、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等方式来创设出体验式德育路径,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同时也能间接地发挥出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满足当下国家的社会发展需求,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1]。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和政府达成共识,鼓励当代高中生为社会发展献言献策,给予他们言论自由的权利,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社会参与感,并逐渐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将家国情怀落到实处,最终在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中具备更强的面对严峻考研的能力。
        二、加强德育宣传,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就目前国内高中教育现状来看,学生之所以严重缺乏家国情怀是因为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校园内文化氛围不足,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教师家国情怀教育的展开。因此校方应转变思想态度,通过加强德育宣传的方式来在营造基于民族文化认同的教学氛围,同时校方还应该把握好宣传时机,寻找有效日期,从而加强教育引导,例如各类传统节日、国家公祭日、建党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校内宣传中华民族习俗,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家国信仰,让他们能在特定氛围中产生文化认同、坚定民族自信,从而在高中教育中深刻落实“五个认同”理论,最终更好地涵育高中生的爱国情怀。


        三、重视网络影响,建立和谐舆论环境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各行各业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善他们的工作系统,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而网络技术除能为生活工作提供便利外,还具备超强的号召力,以高中生为代表的学生群体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拓宽了视野、强化了思维品质,他们会通过相互之间的线上交流对陌生事物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也应转换德育教育思路,正视互联网大数据对当代年轻人的重要影响力,构建出优质的网络宣传平台,让学生能在自由状态下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各项发展新举措,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促使高中生爱国情怀的正向生长[2]。
        在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校方和教师要做出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网络平台精华,科技发展有利有弊,优点是为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交流建立起一座桥梁,有利于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而弊端则是由网络环境复杂性而产生的负面舆论信息、虚假信息等,教师要通过实践教授学生区分信息真伪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正向发展;第二,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连接,高中时期的教育场所还是以校园为主,教师应该调整好线上与线下的平衡,如通过观看直播深化学生的思想感悟,播放时事要闻让学生明确国家发展情况,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会被充分激发,最终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成长面貌。
        四、组织拓展训练,涵育学生家国情怀
        教师在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实践拓展训练的组织,真正做到将平等观念、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方式、民族认同感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通过师生自由交往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将心中所想全部陈述出来,此外还应该将学生视为教学的核心,让他们通过表演、诗歌朗诵、主题辩论等方式来进行实践训练,间接地接受身边同学提供的德育教育,此类活动的组织对高中生个体发展、爱国情怀的养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会在自主实践中进行自我审视,从而将正向的爱国情怀在内心扎根,为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3]。教师在开展活动期间也要扮演引导者、指正者的角色,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为学生提供身心发展的优质环境,充分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最终让高中生可以在未来将家国情怀推向世界,真正体现出国家的大国担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未知公共事件,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灾难后中华民族没有被击倒,利用强大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精神共同面对考验,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人强大的家国情怀,为保证作为社会发展接班人的当代高中生生成“以国为家”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体验式德育路径的方式来向他们传递最真实的情怀,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全力促进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丛灵.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李丽.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魏明珊.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