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邓运钦
[导读]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邓运钦
        广东省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 516100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德育教育是学校根本教育任务。德育教育不仅需要依托各学科教学,同时也需要依靠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及教学经验,就此总结如下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思想教育;行为习惯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广大教师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教会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以及革命传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这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必须立足于德育教育要求,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探寻多样化班级管理措施,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
        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教育工作
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方式日渐多元化,信息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阶段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工作之中。要想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我们新时代班主任就应当与时俱进,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班级管理,以降低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针对不同特征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比如,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内容可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现状、生活问题等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定期更新档案内容,让我们班主任能够随时地、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从而灵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而在德育教育方面,我们班主任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将学生的学习表现记录在电子表格中,建设 班级网络共享平台,以协调各学科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作出综合评价。例如学生课上、课间的日常表现、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的程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是班级劳动的表现等等,都可对其进行统计、考核、点评。班主任再结合各教师的综合反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此方式,让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教育都更有针对性、方向性。?
        二、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多样化德育工作?
新时期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班主任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中走出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真听、真看、真感受,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化学生道德认知,制约和改善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意识,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此,我建议广大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是借助故事开展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活动。故事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与其“滔滔不绝”的说教,不如给学生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故事蕴含的情感感染学生,借助故事蕴含的道理启发学生,让学生从故事中学做人做事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完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懂得谦让;“南辕北辙”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找准目标和方向;“纪昌学射”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坚持和努力......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甄选有德育意义的故事,利用班会课时间,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当然,除了这些经典寓言故事外,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将身边的故事,比如发生在校园里、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以此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二是开展主题班会,让德育教育更有目的性。班会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广大班主任在借助班会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当精心准备,精选多样化班会主题,以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比如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给以演讲的形式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开展“手机对我影响”可以辩论赛的形式举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可选择以实践调查的方式进行。以主题、多形式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加强与家长之的沟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乃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是由学生性格、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 学校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合德育教育内容,我们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与家长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之外,我们班主任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平台做好家长沟通工作。例如,及时通过微信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与家长探讨,共同提出解决之策。定期给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相关书籍、视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关注孩子的成长,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共享教育管理成果,共育共促学生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德育教育效果好,班级管理效率自然高;班级管理的好,也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全面落实。新时期班主任应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措施,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加强家校合作,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培育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周丽.刍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60.?
[2]冯晓芬.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