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授课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张慧萍
[导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发展小学生的思维
        张慧萍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曹家务小学 0656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塑造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科学正确的认知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授课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授课策略
引言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了教育发展的关键主题。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本次意见中多次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个词语,足以说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全方面、多角度的。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篇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的构成要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和促进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核心思想和具体内容也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它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中,所需要学习和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品质与能力。综合各专家、学者的思考成果和笔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简单的数学空间观念等素养,即学生在小学阶段经过数学教学,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进行交流、计算、思考问题,将这些核心素养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同时还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形成出于内在需求的学习动机。
二、小学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课堂完完全全由教师一人主导,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度不高,再加上有些学生在意识中认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教师也不太重视对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学到一个新的概念时,往往被老师要求“记住”或者是“背会”,但是学生并不能理解概念的由来和其中的含义,这样使我们的教学变得乏味又无趣。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充分地给予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灵感与启发。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于运用与交流,教师如果不能将数学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探究去体味生活,那么学生可能会很难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深刻印象。这样的数学教学,是有些片面的,是不利于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更应该将理性的观点深入对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研究。
三、基于小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数学知识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由于其学科特性,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习难度较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后续学习活动有序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数学知识是由于实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为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注重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数学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促使互联网和教育事业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合。
        (二)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要在我们开放的教学环境之中,不断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个人学习总结,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挖掘小学生的个人数学学习潜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由来。

为我们的学生展现数学课堂的开放活跃,吸引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
        (三)教师应树立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点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小学数学教师一般都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素养,但是仅仅是基础的还不够,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和深化相关内容的教学,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能否把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关键。学校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组织各级数学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互相观摩教学并进行研讨,最好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公开课的点评,使每位教师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发现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有效区分地域性数学的教学内容
        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版本和教学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区域的数学教材会根据当地学生学习的客观特点以及学生的竞争程度编排数学教学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在教材内容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测试和复习资料却并没有根据地域实行区别化分类,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测试题和复习当中会遇到许多与教学内容不符合的数学元素。各个地域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根据区域化学生的客观特点,制定区别化的测试以及复习资料,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养成。
        (五)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和交流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准确、方便,呈现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呈现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呈现给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数学思想。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演示如何比较两张纸的面积与小方形、矩形、圆形等的面积。学生们意识到最好选择正方形作为标准,通过展示不同群体选择的不同工具。在长方体与立方体的综合应用教学中,课前分组测量沙坑、教室和垃圾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将以上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中展示。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感到非常兴奋,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不言而喻。
        (六)创新小学数学核心培养的教学理念
        对于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和养成,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抽象思维以及推理和建模等内容,数学思想的培养主要注重学生能够养成会学以及理性和智慧的思维。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应该以学生的强烈意识为教学的基础,充分利用数学思想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提升,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效率。另外,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维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来说,能够借助转化思维,将其转变为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转化思维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也十分重要。
结束语
        我们的教师工作者数学教学中要不断重视核心素养理念对其的引导性,即使面对诸多难题,也要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营造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对自己不断要求,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促进我们祖国的花朵向着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孟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感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1):33-34.
[2]许春侠.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漫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1.
[3]王小霞.浅谈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01):8-9.
[4]马崇元,胡萍.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探索——基于数学文化的角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44.
[5]陈燕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